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兰美抒之新代表培训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美抒之新代表培训讲义

兰美抒乳膏 ——盐酸特比萘芬 新代表培训讲义 超过250,000种真菌 大约400种能引起与人类、动物或者植物有关的疾病 其他的用作: 食物 (蘑菇) 生产工艺(面包、啤酒和白酒中的酵母菌) 某些抗生素的生产(青霉素) 真菌是植物类生物,缺乏叶绿素 真菌生存在它们的食物来源周围 想要获得更多的食物?只需简单的向外生长并吸收更多 真菌 什么是皮肤真菌性疾病? 由致病性真菌感染皮肤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称为皮肤真菌性疾病; 引起人类感染的真菌病原菌约400种,其中大多数罕见报道,只有不足100种致病真菌可称为常见医学真菌,主要引起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性疾病的发生部位 真皮 表皮 皮下脂肪 汗腺 乳突 立毛肌 角质层 毛细血管 汗腺管 毛孔 毛囊 皮脂腺 毛发 皮肤分层: 表皮:浅部皮肤真菌疾病的发生部位 真皮及皮下组织:皮下组织真菌疾病发生部位 真菌性疾病的感染类型 真菌病分类 主要致病菌 相关疾病 诊治状况 浅部真菌病(表皮) 皮肤癣菌病 癣菌(红色毛癣菌为主要致病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等) 足癣、手癣、头癣、体癣、股癣等 症状轻微,易诊断,抗真菌治疗效果良好 皮肤马拉色菌病 马拉色菌 花斑癣 皮肤和粘膜念珠菌病 念珠菌 念珠菌病 其他浅部真菌病 卡氏枝孢霉、酵母菌等 着色芽生菌病等 深部真菌病 皮下组织真菌病 孢子丝菌等 孢子丝菌病等 诊治较为棘手 系统性真菌病 隐球菌、念珠菌 隐球菌脑膜炎、念珠菌肺炎等 有研究表明:中国浅部皮肤真菌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张春香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 20(2): 167-8 浅部真菌疾病 人群中约10-20%的人存在皮肤癣菌感染 中国调查显示人群中足癣的发病率为15%,有报道称可达30-70%[1] 美国调查显示脚癣发病率最高,在成年人中可高达70%[2] 1.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Clin Dermatol 2007; 36(4):270-271 2.Drake LA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996 Feb; 34 (2 Pt1): 282-6 常见浅部皮肤真菌疾病的诊治流程 病史、体征 真菌学镜检或真菌培养 评估疾病状态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联合用药 外科干预 主要依据 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 局部治疗:浅表感染、范围局限、病情较轻、经济限制、系统疾患, 直接接触皮损、近似于体外MIC效力, 最通用、最直接的治疗手段 系统治疗:累及较深、范围较大、病情较重、反复发作、主动选择 联合治疗:病情复杂而顽固以及存在药物渗透屏障,如甲真菌病、头癣、RVVC(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马拉色菌毛囊炎等 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 原则: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原则 药物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光滑皮肤受累:外用为主,必要时口服 头癣:口服为主,辅以外用 甲癣:口服为主,必要时联合用药或除甲 肉芽肿损害:口服+外用 毛囊炎:口服+外用 药物如何干扰真菌生长 真菌细胞从角鲨烯制造麦角固醇来产生新的细胞膜使细胞生长 角鲨烯 2,3-环氧化鲨烯 角鲨烯环氧化酶 羊毛甾醇 麦角固醇(真菌细胞膜中主要的固醇) 胆固醇 抑制真菌 VS 杀真菌效果 杀真菌作用 杀死真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抑制真菌作用 抑制真菌生长 在不同点中断细胞周期对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角鲨烯 角鲨烯环氧化酶 2,3-环氧化鲨烯 羊毛甾醇 麦角固醇(真菌细胞膜中主要的固醇) 胆固醇 杀真菌药物和抑制真菌药物的区别 抑制真菌药物: 常常出现高复发率 当患者在治疗后8-12周进行测试时,能促成“治疗失败” 需要长治疗期 感染治愈(症状减少/消失)并不意味着抑制的真菌消失 杀真菌药物: 仅需要短治疗期 发现较低的复发率 真菌治愈在先,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在后 指南推荐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Clin Dermatol 2007; 36(4):270-271 指南推荐 1996美国体癣、股癣、面癣、手癣、足癣诊断治疗指南推荐:局部使用特比萘酚治疗浅部真菌疾病[1] 1.Drake LA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996 Feb; 34 (2 Pt1): 282-6 2.Katoh T  et al. Japanese journal of medical mycology 2009; 50(4): 207-12 2009日本皮肤念珠菌病诊断治疗指南推荐:局部使用特比萘酚治疗皮肤念珠菌病[2] 复发与再感染风险的区别 复发: 感染已进入恢复期,主要症状已消失,但由于真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