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区公路险车道设置设计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公路险车道设置设计方法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现有避险车道设置存在的问题 三、避险车道的设置方法和类型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五、工程实例 一、概述 坡度太大,驾驶员心存恐惧,不敢进入;担心使车辆倒回至主线 未及时维护,残存的车轮印迹威胁后入车辆的安全 避险车道的作用主要有: 1.把失控车辆从主线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的干扰。 2.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后能够安全平稳地停车,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车辆损坏和货物移位的情况。 现有避险车道设置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失控车辆进入避险车道后的安全问题。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避险车道设置的原则:避险车道应被设置 在能够截住最大数量失控车辆的地方。 目前有三种方法: 1.工程经验法 2.事故频率法 3 . 美国的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引道终点与车道应呈垂直,可在减速前更有效地控制失控车辆,并使失控车辆前轴两轮能够同时进入避险车道,保持相同的减速度。否则会使车辆的前轴两轮左右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车辆侧翻,在避险车道入口发生事故。 引道终点宜设置在避险车道的后方,使避险车道与主线分隔开并保证一段距离,保证车辆进入车道后,不会有石子蹦到主线上,影响正常车辆的行驶安全。 平面线形:避险车道是为失控车辆设计的,因此他的平面线形应该是直线 ,目前我国一些避险车道线形采用小半径曲线,设计人员有可能是参照出 口匝道的线形设计而失控车辆是不能适应曲线线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失 控车辆极有可能沿曲线切线方向冲出避险车道。 纵面线形:避险车道的纵面线形也应为直线。竖曲线的避险车道对司机和 车辆来说存在潜在的危险。从受力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线 形。失控车辆在竖曲线上高速行驶时,会产生时刻变化的向心力,和其他 力合成可能产生很大的合力,即产生很大的减速度,有可能超过司机或车 辆所能承受的范围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避险车道与主线交角:为了能够使失控车辆较为容易地驶进避险车 道,避险车道与主线的交角应尽可能小,以小于5°为宜。 避险车道的宽度:应保证一辆以上的车辆进入避险车道,理想的避险车 道宽度9-12米之间。但在短时间内,两辆或更多辆车使用同一条避险车 道的几率很小。 在一些征地困难的地区,8米宽的避险车道可以满足要求,在条件具备时 应尽量提供更多的宽度。 避险车道的长度:避险车道长度不足,车辆超越避险车道造成翻越落入 山崖、或撞至避险车道端部,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是现有避险车道常见 的问题。最常采用的措施是加长避险车道、增加避险车道坡度、更换砂 床材料。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五. 工程实例 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平纵断面图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谢谢!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相关安全设施的设置非常必需: 1.避险车道的预告标志:至少在3处或3处以上设置预告标志,1公里、500米和引道入口前。 2.为了能在夜间为失控车辆指明避险车道的方位,应在避险车道两侧设置轮廓标,地面施划标线、导向箭头等。 G330国道丽水莲都至缙云段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地形复杂,线路多急弯和陡坡,设计时路线的一些指标不可避免地采用极限值,部分路段坡长过大,纵坡超过4%的长下坡路段达5公里以上。 在K126~K128长下坡急弯的尾端,车辆事故多发,并被列入事故黑点路段。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从2001年底2005年12月,该路段范围内死亡45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百万元。 平均纵坡5.05%,连续下坡5.5km K131+100 K126+400 K131+077.60~K125+540.50纵坡数据表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