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讲《礼记》.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礼记》

孔庙 孔林 《礼记》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 《大戴礼记》相传由戴德选编,共85篇,到唐代仅剩39篇。 《小戴礼记》相传由戴德的侄子戴圣选编,有《曲礼》、《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49篇。即今天见到 的《礼记》。东汉末年,著名经学郑玄为《小 戴礼记》作注, 使《小戴礼记》得以完整保存流传,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 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說文》) 。 五禮也(虞书五礼:“吉、凶、军、兵、嘉;大戴礼记·本命 九礼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传说《周礼》、《仪礼》系周公所作,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有学者认为系刘歆伪造。清方苞《周官义》及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皆言为刘歆伪造。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该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共分六篇。 《仪礼》:其内容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如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亲亲尊尊”原则的礼仪,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人的问答(多为托名之作),把修身作为做人的准则。约九万字。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唐“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及《易》、《书》、《诗》,称为“九经”。 宋“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春秋时,礼崩乐坏。 以礼治天下,迫在眉睫。 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 《礼记》开宗明义: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同莅:到任)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节省、克制)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ōu,雌鹿)。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三皇五帝)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商贩) ,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推行);教育人民思想品行端正,没有礼就不可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的评判通达,就不可能解决;君臣、上下级、父子、兄弟之间的名分礼遇,没有礼便不能遵循维系;外出游学拜师,没有礼便不会亲密融洽;排列朝廷上的等级和整治军队,官员到位执法,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因事祭祀和曰常例行的祭祀、供养神鬼、若没有礼的程式,就不能体现虔诚和庄重。 这样说来,君子总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让来阐释礼。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 《论语·季氏》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论语·子路》“礼也者,义之实也。” 《礼记·礼运》 孔子论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