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给本科生义工队做有关残疾人的培训.doc

给本科生义工队做有关残疾人的培训.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本科生义工队做有关残疾人的培训

让爱的阳光普照大地 ——关于助残义工培训 一、什么是残疾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目前,以我们的知识范围,我们义工所帮助的多数人仅仅局限于身体残疾者,对于心理残疾者,需要的是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来做。 二、困惑及建议 (一)老义工的困惑 1、有心无力 看着一些残疾人可可怜,比如脑瘫患者、自闭症患者,想帮助他们,但是却感觉到无从下手,有心无力。 2、爱心有时被误解 在敬老院,帮助老人整理东西,结果老人没有领情,反而责备你一番,特别是盲人老年人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平时主要是靠记忆来找东西的。 3、怜悯是对是错? 怜悯是关爱他们的基础,但是过多的怜悯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负担。 (二)在做义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摘掉有色眼镜,不要给残疾人贴标签,使之正常化 在我们看待残疾人时,总是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是有问题的,是不正常的,是残疾人,或者是认为他们是“魔鬼的附体”、“魔鬼的化身”等,是恶有恶报。这些看法是不对的,应该将他们正常化,因为有些在我们认为不正常的行为在帮助对象看来却是完全正常的。(例子:大学在西宁儿童福利院实习时,一个自闭症的女孩,整天把手指头往外掰,自己都生怕她把手指头掰断了,但是,在她看来,那却是正常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我们给他们加的标签——他们是不正常的,是残疾人。 2、重塑残疾人理念 (1)残疾人是一种正常的人生现象 为什么说正常呢?每个人年龄大了,年老的时候,腿脚不灵便,老眼昏花等,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情况。 (2)残疾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代价 尽管残疾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环境因素导致的残疾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调查数据显示:因遗传生育因素或环境行为因素所致的先天性残疾约占残疾人总数的20%,因而后天环境行为因素或疾病伤害因素所致的后天性残疾则约占80%。(比如:从楼梯上摔下来致残的,车祸致残的)。 (3)残疾并非残废 ,残疾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残疾人确实是因为身体功能障碍而需要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就像一个健康人在其他方面所需要获得的帮助一样,只是帮助的内容与形式有差异而已。因此,应当树立残而不废、残而非弱、残而有用、残而可为的新认知。(比如:斯蒂芬·威廉·霍金,他著有《时间简史》被称为宇宙之王;贝多芬耳聋却奏响世界名曲;阿炳眼盲,却有《二泉映月》;海伦凯勒、张海迪高位嗟叹等)。 3、注意细节 首先让对方对你有信任感,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简单说点: (1)肢体残疾者:不要上下打量,缺胳膊少腿等。 (2)语言上,说话要注意,比如对待盲人,忌瞎说、瞎想、瞎说等。 (3)对残疾人忌跛子、瞎子、瘸子等。 (4)对于盲人,要做他们的眼睛,而不是做他们的“手”,要讲给他们听,或者解释给他们听,而不是什么事义工都亲力亲为,替他们做了。 4、重视情感交流 残疾人一般会有:孤独感、自卑感、敏感自尊心强、情绪不稳定等表现,作为义工,要富有同情心,加强情感交流。在和残疾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要积极乐观, 不能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染给对方。心理学研究,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可以举身边的例子,跟积极乐观的同学在一起,自己很happy,跟悲观消极的人在一起,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强,时间一长,自己就很郁闷)。 三、对于义工自己 (一)义工并不是单纯的扫地、叠被、擦桌子等,义工是需要专业的方法和技巧的。 (二)利用业余时间。做义工不要的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最好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义工,你们都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 (三)提升自己,突破自我 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做义工这么浪费时间,没没有人给颁发荣誉证书,发奖金什么的,感觉做好事没有人知道,感觉好委屈。实际上,当你做了一段时间义工之后,会发现自己长大了,思想成熟了。刚做义工时,认为残疾人一无是处,是社会的包袱,觉得残疾人是健康人正常人,忽视了残疾人的能力。在做义工的时间里,有时会被残疾人的乐观所感染,甚至佩服他们的精神,自己会慢慢不再受自我约束,逐渐突破自我,学会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做义工,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 (四)义工≠社工 提到社工,很多人将社工等同于义工,是不对的。社工是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方法和技巧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社工。但是学生、老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都可以做义工,义工在方法技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推荐《感恩的心》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