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相 书愤 比较阅读
蜀 相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 部到内部, 内景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 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烦——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解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整体感知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 “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 整体感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pó)!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 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问题探究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问题探究 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大外国文学考研范围.doc
- 苏尔寿和德菜赛兰公司化肥离心压缩机技术进展.doc
- 色彩构成教案—第二单元(共3单元).doc
- 苏州市开发区发展建设的基本情况(2006.2).doc
- 苏德战争前苏联对东欧的侵略.doc
- 花与树 声效语言联系浅析习作.doc
- 苏教版一语下册课文六至课文十练习设计 Word 文档.doc
- 苏教版中招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doc
- 芜湖旅游介绍——芜湖的前世今生(配图片).doc
- 苏教版二下 第五单元教案.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