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八单元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八单元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八单元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含答案)

相关读物麻叶洞天 1.学习《麻叶洞天》,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 2.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对应学生用书P71 徐霞客(1587-1641),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入仕,遂专心从事旅行。从20岁开始游太湖,到54岁从云南抱病回家,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16个省。他的出游,以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为己任,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旅游地理学家。旅途中备尝艰辛,观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由季梦良等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地理学非常发达。《山海经》就以“山”和“海”为纲领,广泛记述了山川泽林、邦国民俗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嗣后,《汉书·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皆为大型全国性区域志,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成熟。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明代后期的徐霞客以旅游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为己任,在前人基础上实地考察,搜奇探胜,有所发现,也有所发明。写成了大量的游记资料,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旅游地理学家。 《徐霞客游记》系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除散佚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此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事情,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麻叶洞天》一文记载了徐霞客在湖南茶陵探访麻叶洞的事。徐霞客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山洞,从而发现了“余所见洞,俱莫能及”的麻叶洞的绝美景致。表现出他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永不气馁的惊人毅力。这则日记告诉我们做事只有“吾守吾常,吾探吾胜”,才能达到目的,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麻叶洞天》 主要内容 第一段 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在群山之中,标记出洞之所在 第二段 由写景转为叙事,谈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找火炬容易,找向导难 第三、四段 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行程依次记述游洞经过,描述所见所感所思 第五段 写出作者在洞中的所见所感 对应学生用书P73 一、识字注音 1.夹峙(zhì)   2.屼突(wù)   3.东瞰(kàn) 4.停 爂 (cuàn) 5.投杼(zhù) 6.转窦(dòu) 7.矫首(jiǎo) 8.石坳(ào) 9.攀跻(jī) 10.历峤(qiáo) 11.一衖(xiàng) 12.周行(hánɡ) 13.庋出(ɡuǐ) 14.所赍(jī) 15.久伫(zhù) 二、通假字 1.乱石轰驾      通“架”,层叠 2.于是辟成一衖 同“巷”,小胡同 三、一词多义 1.质 2.望 3.穷 4.度 5.许 6.其 7.以 8.乃 四、古今异义 1.大岭东转,束涧下流 下流 2.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 转折 3.予以为大师 大师 4.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 横亘 5.若明星钩月 明星 五、词类活用 1.大岭东转       (名词作状语,向东) 2.以身后耸 (名词作状语,向后) 3.光由隙中下射 (名词作状语,往下,向下) 4.北循涧底入 (名词作状语,向北) 5.后蛇伏以进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6.而无敢导者 (名词作动词,做向导) 7.樵者腰镰 (名词作动词,腰里别着) 8.北转而东 (名词作动词,向东前进,向东走) 9.炬恰尽矣 (形容词作动词,燃尽) 六、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西为大岭,南为洪碧。 句式:判断句,以“为”作为判断标志。 译文: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 2.窍启于上,即麻叶洞也。 句式:判断句,以“即……也”作为判断标志。 译文:在上面开了一个窟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