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含答案)
第11课咏物诗四首
对应学生用书P38
顾况(约727-约820),唐代诗人。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公子行》。有《华阳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曾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 “韩文公”。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有《刘梦得文集》。
杜荀鹤(846-907),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其诗晓畅清逸,语言通俗,对唐末社会动乱及民生惨苦,反映颇多。有《唐风集》。
《子规》 借咏子规,抒发了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此诗是顾况在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创作主张的指导下写成的。
《葡萄》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作者借“葡萄”表明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
《赏牡丹》 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世人所爱,而原来盛行的芍药等渐渐衰落。《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的说法,《唐国史补》中也有“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的记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小松》 诗人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致屡试不中,一生潦倒,因此颇感苦闷,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
咏 物 诗
咏物诗作为一种诗体,源远流长。《诗经·周南》首篇即以“雎鸠”托兴,《楚辞·离骚》抒志于“兰芷”,寄情于“荃蕙”。到了西汉和魏晋六朝,出现了以物命题的诗。当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后,咏物诗也随之丰富起来,蔚为大观。
咏物诗通过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画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咏物诗具有以下特点:
1.形似。写出了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出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了精神品格。
3.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的手法来表现。
4.描写方法既有正面描写,也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对应学生用书P38
1.恨魄(pò) 2.著子规(zhuó) 3.新茎(jīng)
4.芍药(sháo) 5.芙蕖(fú qú) 6.蓬蒿(hāo)
1.若教恨魄皆能化 若:如果
化:变化,即死后化为某种物体
2.何树何山著子规 何:多少,此处偏指多
著:附着,这里指栖息
3.新茎未遍半犹枯 遍:长满
犹:还
4.高架支离倒复扶 复:再,重新
5.庭前芍药妖无格 妖:艳丽、妩媚
无格:指格调不高
6.池上芙蕖净少情 净:清雅洁净 情:情韵
7.唯有牡丹真国色 国色: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
8.而今渐觉出蓬蒿 渐:逐渐、一点一点地
蓬蒿:野草
9.直待凌云始道高 始:才,开始
1.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2.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4.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对应学生用书P39
一、阅读《子规》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析技巧]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结合全诗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手法 作用 用典 ①采用望帝啼鹃的典故,说明杜宇冤死及积怨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3边城2.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3边城3.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3.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3边城4.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1.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5.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5滕王阁序2.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5滕王阁序5.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5滕王阁序3.doc
-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4归去来兮辞 并序2.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13课 柳永词二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鉴赏方略(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4课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一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 十一 鬲溪梅令.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一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第三课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