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昆市2017届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
“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
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说文解字》曰:“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之形。”云随天候而形成或厚薄或阴晴的变化,因其自在卷舒仪态万千,在古代就被赋予浓厚的理想色彩。古人言,“仰则观象于天”,主要是基于云气聚散所反映出的日月星辰等种种事物的意象变化。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了云、雷纹样(统称回纹)。随着历史的发展,云成为诗人和画家倾心的审美对象。古代以云为题材的诗赋有很多,《诗经·小雅·白华》中有“英英白云,露彼菅茅”的诗句,屈原《九歌·东君》里有“青云衣兮白霓裳”的描写,曹植《洛神赋》用“轻云蔽月”来形容神女的美,《庄子·天地》中也有“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愿望等。
作为一种绘画题材,云在山水画的表现中也呈现出独特的美。旷世巨作有展子虔《游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及沈周《庐山高图》等,在这些绘画作品中,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表现作用。中国山水画强调“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此“烟霞”指的就是由云引申出的山水胜境。山以烟云为神采,云虽然无常形,却有常理,在山水画画面形式和意境空间的营造中常常起到画龙点睛式的作用——山无烟云,就好像春无花草、秋无月夜,虽有章法却无韵致,峰岭顶岱之山势无论连绵纵横,抑或盘礴浑厚,皆须挟烟云而显其秀媚。在中国山水画中,许多重要美学命题如气韵生动、计白当黑、有无相生、澄怀味象等都离不开云的烘托。所以无论是范宽《溪山行旅图》,还是李唐《万壑松风图》,画中巍然耸立的主峰并不显得呆板突兀,而是雄浑峻伟中有灵动隽永,其重要原因就是山根和两侧云的细腻烘托和巧妙映衬。面对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如果只关注其中山石树木等所谓实景的刻画而忽略云的辅成作用,则很难理解中国画的蕴藉之美和空灵之美。
在云的构思上,历代画家均注入了卓异的才情,使山水画“活”了起来。从最简单的客观形态上讲,云可分两种,有欲压城摧之黑云,有薄罗引素之轻云。在中国古代画家的审美视角下,云的形态却远不止于此。宋代郭熙曾论山水画四时云气之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韩拙《山水纯全集》更是突破了狭义上的云朵,分别从云、烟、霞、岚、霭、雾、霏等角度对云气进行了广义的阐发。而清代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对云的描述更加形象:“魏云如鼠,越云如龙,荆云如犬,秦云如美人,宋云如车,鲁云如马。”从画题上,历代画家和诗人也总结了“春云出谷”“夏云欲雨”“秋云下陇”“寒云欲雪”等分类,这些都给山水画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和超然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云所代表的空间概念和审美意识绝不仅仅是物象之间的虚实关系,更是一种艺术境界和格调的高度升华,是画面中艺术韵律最大限度的延伸。懂得云舒卷有致、收放自如的境界,才会更加懂得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韵味和哲学境界。
(摘编自《人民日报》姜金军《山水画中的云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古代被赋予浓厚的理想色彩,是因天候影响呈现出自在卷舒仪态万千的变化。
B.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诗人和画家倾心的审美对象。
C.古代以云为题材的诗赋很多,屈原、曹植的作品就曾借助云这一意象来描绘东君的华丽着装和神女的优美气质。
D.作为一种绘画题材,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呈现出独特的美,在画面形式和意境创设中常常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强调拾取烟霞之外的景象,追求由云创造出的山水胜景,因为云的形状充满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化学全册 7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课时)复习课学案(无答案)(版)沪教版.doc
- 九年级化学册第9单元溶液(二)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谈生命教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人生界(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生境界(第一课时)复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感悟艺术(第二课时)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比较 探究(第一时)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比 探究 悔的边缘(第二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生节”活动策划书.doc
- 事业单位专业术人员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试题与答案(100分)两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