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的黄昏》读书报告读书汇报
土地的黄昏 ——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 一、作者简介 张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著有学术著作《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文化的病症》、《土地的黄昏》、《没有乌托邦的言辞》等。曾获第九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等。学术集刊《媒介批评》主编,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兼《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委。 二、《土地的黄昏》 这是一部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该书试图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法,对中国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全面的文化分析。该书全方位涉及农村文化的各个层面,从微观权力以及经验冲突角度入手,通过对时间、空间、器物、身体动作的哲学和心理学分析,更为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的各个层面的转化过程。该书涉及到乡村时空哲学、农民心态分析、器物现象分析等方法,这些分析方法都是乡村微观权力形态分析的通道,也是重现乡村经验的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乡村时间 第三章 乡村空间 第四章 乡村器物之一:家具 第五章 乡村器物之二:农具 第六章 农民和食物 第七章 乡村的玩具和游戏 第八章 宏观权力和农民的自由 第九章 乡村变态人格的诞生 第十章 陌生人社会:乡村熟人社会的镜像 第十一章 乡村的婚姻、生育和性爱 第十二章 乡村的劳动分化和职业歧视 第十三章 乡村生活中的儿童经验 第十四章 农民的姿态、表情和声音 第十五章 文学创作中的乡村经验举例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一)“土地的黄昏” “天色已黄昏。大地的轮廓消失了。黄昏是明与暗、生与死、动与静的交界处。越过这个界限,一切可见的‘动’都变成了‘静’。”“黎明和白天,就是在用‘动’的形式表现‘静’;黄昏和暗夜,就是在用‘静’的形式表现‘动’。” 作者在绪论里一开始就来描写“黄昏”的感受,它不是一种绝对的黑夜,也不是绝对的消失,它以一种另外的形式在运动和生长。它仍然在那里改变着,以一种潜藏在暗夜中的形态。 书名中或许包含着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情绪,一种对农耕文明、乡土文明消失的隐秘焦虑。用“黄昏”这个比喻,一方面象征农耕文明、乡土文化的消失;另一方面,“黄昏”本身不是一个绝对死寂的状态,它还是有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可能性。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二)微观权力分析 1、宏观权力 是指在国家、市场等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运行的组织性、机构性的支配关系和支配力量,包括国家机器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即意识形态),而资本积累对于国家和市场的支配关系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宏观权力。 “你死我活”,“非此即彼” “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分别指向支配现代社会的不同层级和规模的权力形式:“宏观权力”与“微观权力”。 微观权力是在一个看似静止的动态内部的细微的冲突和矛盾,它可能会表现在乡土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细微的变化上。 2、微观权力 不是庞大的国家机器、市场机制和阶级团体等庞大的组织性、机构性力量,而是一系列更加细微、隐蔽和宽泛的权力机制;它超出国家和市场范畴之外,广泛渗透于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表现为惩罚权力、规训权力、知识权力、话语权力和生命权力等直接作用于个体身体和生命过程,并对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时间、生命节奏进行管理的权力形式。 家具、农具;食物、乡村的玩具和游戏、农民的姿态、表情和声音; (三)陌生人社会:乡村熟人社会的镜像 1、“熟人社会”——费孝通 注重家族、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描述乡土社会是怎么团结到一起的。 2、陌生人社会 “陌生人社会”,它属于“熟人社会”共生在一起的,同时又是对立面; “陌生人社会”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第一段平行投档分数线.xls VIP
- docker面试常见问题.docx VIP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具身智能的基础知识(68页).pptx VIP
- SMT贴片机基础培训 (西门子).pptx VIP
- 游戏资料:哥特王朝救世军完全任务攻略.docx VIP
- 生理学之消化和吸收.ppt VIP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科版(2017).doc VIP
- 专题03有理数的运算8大题型(期中真题汇编,湖北专用)七年级数学上学期人教版2024【附答案】.pdf
- 第七章 软饮料工艺ppt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