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山历史风土人情.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郗山历史风土人情

郗山历史风土人情 在美丽的微山湖东畔,有一个古老的自然村,村名叫作郗山。 说郗山是山,她其实是一个海拔只有66.3米的独立丘岭,与闻名中外的微山岛隔湖相望。在这里,京杭大运河沿村西穿过,一O四国道于村东绕行;山前有名刹“古木兰寺”,山西有古迹“东晋太尉郗鉴墓”;山的东边有举国罕见的名矿“郗山稀土矿”;山的下边还蕴藏者1275万吨C级氟碳铈镧稀土能源。郗山与微山湖兄妹般的和谐相处,山水入湖,湖水润山,山里湖中处处孕育着人类需求的宝藏。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郗山也和祖国各地的其他名山大川一样,自古至今始终充满着美丽的憧憬和传说。 相传,杨二郎担山时,因为换了一下肩,便把郗山和微山岛错了位;还说是二郎担山行路时,鞋子里进了土,二郎把鞋里的土倒出来,就长成了这座山。 又说,许多许多年前,微山湖还没有出世,那时这里山高岭峻,林木葱笼,草长莺啼,泉水淙淙,景色十分秀雅。山坡上埋葬着左家的几代先人,因而这山就被叫做左家林。左家到了第九世出了一个朝廷命官。这命官朝纲在握,权势熏天,全家居住在京城,只留了几个老实家人看守着这块风水宝地,因为路途遥远,命官十年八载也难得来祭祖一次。 由于这左家林山青水长,土地肥沃,周围的百姓和流浪到此的落难人家就相继在这里依山开荒,筑巢定居。先是郭姓,与左氏家人并称郭左二家,继则苏、吴、陈、杨、殷诸姓氏,几年后,居然环山聚成了一个小村庄。 按理说,官家的发祥圣地是容不得别人入住或打扰的,何况左家在朝还有那么大的势力。但是,那时候路短人稀,传递信息全凭两条腿跑路,周边的百姓人等很难知道这左氏是个什么官,品位权力到底有多大?因为没有电台、电视台吗。 环山居住的人多了,就要休养生息,自然是靠山吃山,垦荒拓地,慢慢地连左家林地也被种上了庄稼。左家的风水受到了严重威胁。他的家人们想恪守职责,但更知道众怒难犯的道理,加上山高皇帝远,家主久年不回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与邻里百家和睦相处了下来。 在朝为官的左氏,虽然权倾朝野,但却与同朝做官的侣僚们不甚和合,且常常专横跋扈,同僚们敢怒而不敢言。当得知他家祖茔林地被百姓们垦荒种了地的消息,左大官人顿时怒发冲冠,亲自率领一部兵丁杀气腾腾地劳师远来,发誓要驱逐尽在左家林居住的草民百姓,恢复其风水宝地原貌。 谁知天不可人,事与愿违,左大官人出师半道,朝廷内部形势骤变,左氏官箴被夺,职务尽削,亲信爪牙,一网打尽。他本人得到噩耗后,恼怒成疾,愤恨身亡,跟随的兵丁惟恐受到牵连,也都匆匆作鸟兽散去。左家林的百姓们躲过了这场毁家之灾,从此安居山岭,繁衍生息。左氏家人得知家主被黜,便纷纷更名复姓,做了老实本份的当地人。至今这个山村里虽有百余姓氏近万人之众,却仍然没有左姓居住。 那么,左家林又是怎样更名为郗山的呢? 好事者据史传说:晋朝名将郗鉴(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岳父),古高平金乡人(现山东嘉祥县属地)。少年孤贫,耕种为业。但他不忘博览群书,劳作之余仍然孜孜不倦。青年时期就以清节儒雅而著名。晋惠帝时,任太子中舍人,中书侍朗。京师洛阳陷落后,郗鉴率家族及乡邻千余家避难于鲁国邹山(即现邹县峄山),据山势而自保,被推为首领,。在与匈奴附庸、羯人石勒的长期交战中,郗鉴以德服众,众志成城,三年间,人员增加到数万人。琅琊王司马睿(后来的晋元帝)以朝廷名义,命其代理龙骧将军、兖州刺史、镇守邹山。任职三年,治绩卓著,加官辅国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东晋永昌初年(公元322年),拜为领军将军。 明帝司马绍即位时,强藩王敦飞扬跋扈,欲谋篡位,朝廷临危。郗鉴被授以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镇守合肥,作为外援。这样的调动遭到了王敦猜忌,被表荐为尚书令。王含、钱凤叛乱败亡后,郗鉴被封为高平侯,迁为东陵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兖州刺史,镇守广陵。 不久,明帝逝世,郗鉴与王导、卞壶、庾亮并受遗诏,辅佐少主司马衍(晋成帝),进位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咸和初年,领徐州刺史。 公元327年,苏峻叛乱,攻入建康(今南京),郗鉴毅然率军渡江,与陶侃等人奋力平叛,因功拜为司空,加侍中,改封南昌县公。后又讨平叛军主帅刘征,进位为太尉。自元帝到成帝三朝,郗鉴忠心赤胆,战功卓著,深得皇帝和军卒、百姓的爱戴。 郗太尉古稀之年上书逊位:“乞骸骨归丘园”,逝世时七十一岁。这样一位功高勋著、无私无畏的老臣辞世,对于东晋朝廷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年轻的成帝“朝晡哭于朝堂,遣御史持节护丧事,”并“册赠太宰,谥号曰文成、祠以太牢,”极尽哀荣。 郗鉴任职兖州刺史前,曾率乡党族人在邹山居住,并在与石勒的搏杀中不断强大,后又领徐州刺史,因此,对兖、徐之间的风水地理十分明了。兼其忠烈秉性使然,始终崇尚微子、目夷和张良三贤仁风,所以,薨后就选择了与三贤墓地隔水相望的山丘西麓做为长眠之地,也应了“乞骸骨归丘园”之夙愿。其婿王羲之题写了碑文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