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有关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 有关要点

连续培养和连续发酵有何优点?但为什么连续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答: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可简化装料、灭菌、出料和清洗发酵罐等单元操作,从而减少了非生产时间和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自控。产品质量稳定。节约大量的人力、动力、水和蒸汽,且使水、汽、电的负荷均匀合理。恒浊法中的微生物以最高速度生长,生产中可获得大量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恒化法可用于与生长速率相关的各种理论的研究。其缺点主要使菌种易退化,其次是易染菌,且染菌的危害会较大。这也是连续时间总是有限的根本原因。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保证微生物处于较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中? 答: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引起环境pH 改变。它们将糖类发酵形成有机酸,将脂肪水解成有机酸,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正电部分,则会引起培养基pH下降;而蛋白质的脱羧反应形成胺类,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酸根,都会引起pH上升。 治标的方法是通过加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治本的方法有,过酸时,加适量的氮源,提高发酵的通气量;过碱时,适当增加碳源,降低通气量。 微生物鉴定的现代方法 答:①DNA碱基比例的测定:Tm②核酸分子杂交法③rRNA寡核苷酸编目 芽孢组成:芽孢衣、皮层、芽孢壁、芽孢膜、芽孢质、芽孢核区(核心-形成新的营养细胞)、孢外壁 产芽孢的细菌种类:好氧性的芽孢杆菌属—苏云金芽孢杆菌;厌氧性的棱菌属—肉毒棱菌 霉菌菌丝种类:有隔,无隔,吸器,假根,气生,繁殖 有性孢子的种类 ①卵孢子:由雄器与藏卵器中的卵球结合而成的 ②子囊孢子:双核菌丝进行核配后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而形成(一般一个子囊有8个子囊孢子) ③接合孢子:两菌丝相互接触,细胞核和细胞质融合而形成 ④担孢子:菌丝末端形成的外生性有性孢子 动物感染病毒后的4种结果:①转换成肿瘤②细胞死亡释放出病毒—裂解型感染③细胞不死亡,缓慢释放病毒—持久性感染④病毒的存在不破坏细胞,以后进入裂解性感染—潜伏期感染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干热和湿热的灭菌效果比较: 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11. 自发突变机制:自发突变是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的自然发生的突变,自发突变机制与诱发突变机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实际上自发突变是一种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发突变 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②复制错误③互变异构效应 12.限制与修饰的实质:限制作用实质上是限制性内切酶降解外源DNA的过程;修饰作用实质上甲基化酶修饰同源DNA,使同源DNA不被限制性内切酶降解的过程 13.诱变育种的原则 ①选择简单,有效的诱变剂②挑选休良的出发菌株③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④选择合理的诱变剂量⑤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⑥寻找和利用形态、生理和产量间的相关性⑦设计高效筛选方案 14.诱变育种的过程:(笔P48) ⑴诱变剂处理①紫外线作诱变剂②单细胞浓度③无盖照射(暗室红光) ⑵淘汰野生型 ⑶检出缺陷型①夹层培养法②逐个检出法③影印接种法 ⑷鉴定缺陷型 15.营养缺陷型的应用:(笔P50) ⑴应用于生产(肌酐酸)⑵应用于环境和食品的检测 16.接合型:①F+菌株②F—菌株③高频重组菌株(Hfr)④F’菌株(笔P51) 17. 菌种的保藏:①低温保藏法②干燥保藏法③隔绝空气法④(冷冻)冻干保藏法⑤活体保藏法 基本策略—让微生物维持最低的生命状态、防止衰退 18. 抗体类别:①IgG②IgA③IgM④IgD⑤IgE 19.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①初次反应与再次反应②回忆反应③几类抗体依次出现 20.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系列反应过程 ①感应阶段:T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的阶段 结果-T细胞、B细胞对抗原识别;T细胞、B细胞被活化 ②增值分化阶段 T细胞、B细胞被刺激后大量增殖分化成效应性T细胞、效应性B细胞(浆细胞) ③效应阶段 效应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召集各种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细胞免疫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直接反应——体液免疫 21.免疫反应的结果: ①排除和消灭了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抗传染免疫 变态反应 ②排除自身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无用的细胞——自身稳定功能 失调—— 自身稳定功能失调 ③处理发生突变的细胞——免疫监视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22.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 ⑴自然免疫①从胎盘和初乳中获得②从自身得病获得 ⑵人工免疫①注射抗原②注射抗体 23.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在血清学反应之上的 血清学反应: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①凝集反应:颗粒型抗原与抗体结合成可见的凝集块的反应 ②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形成沉淀的反应 ③补体反应:在补体参与下的血清学反应 亚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