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教双馨的潘思嶂老师
德教双馨的潘思嶂老师
冯永福
提起潘思嶂老师,人人都知道他教学有方,学生最爱听他讲课,是县、市、省、和全国的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拔尖人才,人大代表,教育部组织第一批赴美参观学者。然而他勤劳善良、谦和真诚、不慕名利,高风亮节的高深修养与高尚品德更令人钦佩。
认识潘思嶂老师是早在1956年,那时我考入运中初中部,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位中等身材,皮肤白皙,面带微笑,上衣扎在腰带里,显得精明干练,英俊潇洒的年轻教师。经打听,是教高中物理的潘思嶂老师。同学们都很热爱他,夸他的课讲得好;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亲切的喊他“小潘”。在我少年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敬慕潘老师,渴望聆听他的教诲。
光阴荏苒,沧桑变化。师范毕业后我也成了人民教师,且调入运中任教。凑巧的是1976年我带高54班,教语文,潘老师教物理,与我搭班,真庆幸有机会向潘老师学习。
那时我正年轻,各位老师都比我年龄大,资历深,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或工作方面的事情,我经常向潘老师请教,每次他都热情认真解答和解决,没有一点厌烦和摆架子,有时还主动建议和指导班级工作。潘老师乐于助人,谦和真诚的精神使我很感动。唯有一件小事开始让我很窘迫。那就是第一次见面时,潘老师称我为“冯老师”,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我急忙恳请他说:“我原来是运中的学生,你是我的老师,以后请叫我名字好了。”他点点头,微微一笑,可以后每次见面或在一起研究工作,他还总是称我为“冯老师”。渐渐地,我感到潘老师对我的尊称是师长对学生的关爱与支持,更体会到潘老师“高山景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高深修养与宽广胸怀!从而对潘老师更加崇敬。
潘老师不仅对我工作十分支持,而且对我的身体也十分关心。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之生活困难,有几年我的身体很不好,经常看医生。潘老师知道后,就劝我加强锻炼。于是我每天进行长跑,一段时间下来,身体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精力不支,疲劳困乏。潘老师就帮我分析原因,要我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量力而行,科学健身,不要超负荷透支。就教我打太极拳,练龙行剑。起初我请木工做一把木剑练习,后来为了达到真实效果,他把心爱的宝剑借给我练。每当晨光熹微,我舞动龙行宝剑,体质渐渐增强,焕发出青春活力,真打心底里感谢恩师潘老师!
和潘老师相处几十年,他对每一个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心平气和,笑脸相迎,从未和人高声说过一句话,更未与人红过一次脸,真是难能可贵,德高望重。
勤劳吃苦,诲人不倦,是潘老师另一高贵品质。
文革后期,还是“五七指示放光芒,学工学农学军”之风盛行时,学校成立了小分队,让我担任队长,经常带领分队师生到北贾滩建学农基地,去大修厂学工开机器,去盐池修路,上三家庄支援秋收,甚至拾粪送肥。每次潘老师都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未喊苦叫累,嫌脏怕臭,而且每当劳动之余,他就指导学生抓紧文化课学习。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知识就是干革命的资本,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而在1978年恢复高考的头一年,分队的一名学生陆建国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其中潘老师功不可没。
不慕名利,高风亮节;潜心钻研,求真务实更彰显了潘老师的大师风范。
改革开放,我校迎来了新的生机,高考连年全省夺冠,名声大振。潘老师的教学成绩尤为突出。为此上级提升他为教导副主任。这样的官职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可潘老师却淡泊名利,不为所动。他不做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不参加繁琐的会议,挂名几年的“教导副主任”没有在大会上讲过一句话,而是一心扑在教学第一线,和同行老师一起备课教研,深入同学中了解学情,撰文总结经验教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当有人提及他任职一事时,他总是一笑了之。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潘老师无愧于德教双馨的典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2012年5月9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