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腕管综合症》ppt课件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病理基础
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
发病率在美国约为0.4%,我国尚无明确统计。
病理基础
1854年Paget医生于最早描述了两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出现了正中神经卡压的临床表现。
1913年,法国学者Marie和Foix医生首次报道了低位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并提出如果早期诊断并切开腕横韧带,或许可以避免出现神经的病变。
1933年,Learmouth报道了手术切开屈肌支持带治疗腕管神经卡压的病例。
1953年,Kremer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使用了“腕管综合征”来命名这一疾患,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 。
解剖原因
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
腕骨及尺、桡骨构成腕管的背侧壁,屈肌支持带构成掌侧壁。
腕管顶部是横跨于尺侧的钩骨、三角骨和桡侧的舟骨、大多角骨之间的屈肌支持带。
解剖原因
正中神经和屈肌腱由腕管内通过(屈拇长肌腱,4条屈指浅肌腱,4条屈指深肌腱)。 尽管腕管两端是开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内组织液压力却是稳定的。
正中神经紧贴屈肌支持带。
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
正中神经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
发病原因
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
最常见的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
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
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还容易出现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
临床表现
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
常见症状: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
夜间手指麻木常是首发症状。手指麻木可通过改变上肢的姿势或甩手而得到缓解。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针线活,驾车,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
部分早期只感到中指或中环指指尖麻木不适,而到后期才感觉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均出现麻木不适。
也会有前臂甚至整个上肢的麻木或感觉异常。
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明确的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萎缩或力弱。
可出现大鱼际最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
诊断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正中神经分布区的麻木不适,夜间加重。
明确出现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以及大鱼际肌肉萎缩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而在出现这些表现之前就应该进行治疗干预。
诊断
沿正中神经走行从前臂向远端叩击,如果在腕管区域叩击时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不适感,为Tinel征阳性。但由于该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
Phalen试验是让患者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内出现桡侧三个手指的麻木不适感,则为阳性。66%-88%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可出现Phalen试验阳性,但10-20%的正常人也会出现Phalen试验阳性。
Durkan医生描述了专用于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压迫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压迫腕管部位,如果30秒内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麻木不适为阳性。Durkan报道87%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压迫试验阳性。
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诊断,排除其他神经性疾患,还可反应压迫的严重程度,对于拟定恰当的治疗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怀疑腕管周围骨性异常导致正中神经卡压时,腕管切线位X线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积的改变。
主要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
颅内肿瘤
多发性硬化
神经根性颈椎病
颈髓空洞症
胸腔出口综合征
外周神经肿瘤
特发性臂丛神经炎
臂丛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经病变
非手术治疗
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
控制症状的最有效体位是中立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可以降低腕管内压力,但最利于手功能发挥的腕关节位置是背伸30度位。
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
非手术治疗
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
Edgell等和 Green 都认为如果局部注射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则手术成功率很高。
激素注射存在并发症,如损伤正中神经等。 皮质类固醇注射不建议常规应用 。
手术治疗
1924年, Herbert Galloway做了第一例腕管松解手术。切开手术、小切口减压及内窥镜手术等。
尽管手术目的是松解正中神经,也可能因医源性原因造成一束甚至几束正中神经损伤。
对于腕部结构有损伤、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