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课件绪论2010.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化课件绪论2010

生物化学 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由各种组织、器官构成,各组织,器官又以细胞为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又由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组成。 人体细胞的基本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及水和无机盐等,还有维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 其中,蛋白质、核酸、复合多糖及复合脂类都属于生物体内存在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其按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所形成的多聚体,称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s)。 生物化学首先阐述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以及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要使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完成不同而协调一致的生理功能,生物体内存在着精密、细致、完善而绝妙的调控机制。    现已确定,D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基因即DNA分子的功能片段。当今基因分子生物学除了进一步研究DNA的结构与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研究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生物合成等基因信息传递过程的机制及基因表达时空调控的规律,基因重组、转基因、基因剔除、新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功能基因组计划等的发展将大大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 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03-1950)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分析鉴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生物化学进入动态生物化学的时期。 1926年,美国化学家J. B. Sumner首次得到脲酶结晶; 1912-1933,生物氧化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30年代,陆续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 酶,从而进一步证明酶是蛋白质。 30年代,英生化学家A.Krebs提出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40年代,能量代谢的提出为生物能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此外,糖酵解途径得到证明,发现了维生素和激素、血红素等。 这个阶段,基本上阐明了酶的化学本质以及能量代谢有关的物质代谢途径。 3、功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至今) 1950年以来,借助于各种理化技术,对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序列、空间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生物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 研究代谢反应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1950年,Pauling提出蛋白质二级结构的a-螺旋; 1953年,Watson 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开始。 Pauling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a-螺旋 DNA双螺旋结构模式 1.促进对人或动物致病机理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 从医学方面讲,人或动物的病理状态常常是由于细胞中化学成份的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的紊乱。 血液中脂类物质含量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特征之一(如冠心病、血管栓塞引起脑溢血、脑血栓等症状);血红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可以溶血,如人被毒蛇咬伤后致人于丧命,是由于蛇毒液中含有磷酸二酯酶,使血细胞溶血所致等,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愈来愈多地依赖于生化指标的测定。 2. 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 生化药物是一类采用生化方法化学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并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 这些药物的特点是来自生物体,基本生化成份即氨基酸、肽、蛋白质、酶与辅酶、多糖(粘多糖类)脂质、核酸及其降解产物。 这些物质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毒副作用极小,药效高而被服用者接受。 生化药物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占有重要地位。 3.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是开发微生物发酵工业的基础 酒精是酵母的代谢产物。氨基酸、酶(含遗传工程酶)、抗生素、植物生长激素、维生素C等也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手段进行生产。 发酵产物的提炼和分离及下游加工技术也必须依赖于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 此外,研究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制对于选育高产优质的菌株﹑筛选最佳发酵理化因子及提高发酵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五、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20世纪,生物化学蓬勃发展取得极大进步,后半叶,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分子生物学的崛起。 生物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1953年,沃森(Watson)与克里克(Crick)创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式。 1973年,Cohen建立了基因工程的方法。 1981年,西克(T.Cech)发现有催化功能的RNA(Ribozyme),打破了一切酶都是蛋白质的传统概念。 1985年,首次文字形式出现PCR。 1990年,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1992年,发现蛋白激酶。 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1999年,干细胞的研究位列当年科技重大突破首位。 2000年,人类基因组作图计划完成。 2002年,RN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