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选修课 中医学小知识 第四讲 藏象学说课件
中医学第四讲 藏象学说2013.11.05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其二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所以,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研究的对象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行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糟粕。奇恒之腑,多为中空而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是“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奇恒之腑。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中药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已形成了独特完整的理论——经络学说。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它们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五脏 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胆,附于肝之短叶,与肝相连,呈中空的囊状器官。 贮存和排泄胆汁,味苦,呈黄绿色,具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贮存于胆,故称胆为“中精之府”、“清净府”。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的调节和控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健旺。若肝气郁结,胆汁排泄不利,则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可见胸胁胀满、食欲不振、或大便失调;若肝的疏泄太过,胆气上逆,则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若湿热蕴结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则见黄疸;胆汁排泄不畅,日久则导致砂石淤积。 主决断决断属于思维的范畴。胆主决断,是指胆具有判断事物,并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这一功能对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肝胆相互依附,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所以肝胆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见胆气不足之人,多易惊善恐,遇事不决等。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上脘、中脘、下脘,因此胃又称胃脘。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接受和容纳;腐熟,是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过程。胃容纳由食管下传的食物,并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的功能,故胃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胃的受纳、腐熟作用为脾的运化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若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则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气酸腐、消谷善饥等;胃气大伤,则饮食难进,预后较差,甚则胃气败绝,生命垂危。 主通降。通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下传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清者由脾转输,浊者下传大肠,化为糟粕排出体外,整个过程是靠胃气的“通降”作用来完成的。 胃主通降就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因此,胃失通降,不仅使食欲下降,而且因浊气上逆而发生口臭、脘腹胀满疼痛,或嗳气、呃逆、大便秘结,甚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通过幽门与胃相接,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为中空的管状器官,呈迂曲回环叠积之状。 主受盛、化物。受盛,是接受、容纳之意。一是指小肠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