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pptVIP

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五.科技发展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在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五.科技发展的原因 1.被誉为我国“两弹元勋” 的是 (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李四光 2.思考题: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 * 措施: 1)建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2)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2.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时间:1978.3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多) 意义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措施: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提出: A.时间:1995年 2)成就: B.内容: “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世纪初,中国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60%以上的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目的:   加强国防,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1)核科学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3“两弹一星”成果: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秦山核电站内部 大亚湾核电站 (2)火箭导弹技术 1960年首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揭开导弹、火箭发展史新一页。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钱学森一家   1960年,酒泉,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这是中国在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A 条件: B 意义: 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求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地位 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至2002年,“神舟” 号飞船先后四次成功进行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载着聂海胜、费俊龙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首次发射重量仅40千克的伴飞小卫星 。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