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片段与评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片段与评析

做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与评析 湖北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高勤香 案例1: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 师:课文哪一部分写了它的辉煌景观?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里面一共用了几个“有”? 师:请同学把这些带“有”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师:透过这些文字,你觉得昔日的圆明园怎么样?(很美。) (这是学生的一种初步的笼统的印象。) 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1:我从“金碧辉煌”这个词感觉它一定很美,因为金碧辉煌是指建筑物异常华丽年,光彩夺目。 学生2:我是从“玲珑剔透”这个词感觉到它很美的,因为玲珑剔透是指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我想,那亭台楼阁一定修建得很景致奇妙。 学生3:我读到“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这句话时,仿佛听到了大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我仿佛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仿佛也挤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学生4:我读到“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时,我仿佛看到滚滚的稻浪,仿佛听到潺潺的流水,仿佛闻到幽幽的花香…… 圆明园里真是什么都有呀! 学生5:书上说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名胜就是著名的风景点,既然全是仿它们建造的,那一定很好看。 学生6:还有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诗情画意本来就指的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里竟然建出来了,那一定很美很美。 学生7:那里还有西洋景观,在那个时候西洋景观一定是很少见的了。圆明园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 学生8:老师,我去过海宁的安澜园…… 老师顺势介绍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蓬莱瑶台——传说山上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瑶台是山上的建筑,是神仙住的地方。 武陵春色——是根据古代诗人陶渊明所描写的理想王国桃花源的美景建造的。 (这时候学生与文本充分地接触,而且边读、边思考、边想象,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听,去看,去闻,去想象、去回忆,对文本的理解比较透彻。) 师:谈了这么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播放课件:收集的圆明园景观的各种图片) 生:(哇,太美了!哇,好漂亮哟!哇,要是真的能去看看那该多好呀!) (在充分地感知课文以后,看着这些真实的优美的图片,孩子们忍不住地一边看着,一边大声地赞美着,情绪异常激动。) 师:如果圆明园还在的话,你打算怀着什么心情去读这段文字? 生:特别高兴/ 特别自豪/ 怀着赞美的心情去读。 (此时读得积极性特别高,都想跃跃欲试。) 师:怎样才能读出不同景观的各自特点呢?一位同学试读,老师细细地指导。 师: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那金碧辉煌的“有”,一起去玩赏它那玲珑剔透的“有”,一起去领略它那诗情画意的“有”。(全班一起读) (在老师指导以后,他们对读都很有信心,都想通过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那种按捺不住的情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 师:(过渡语)圆明园历经清朝五代皇帝150多年的苦心经营,集中了大量的物力,启用了天下无数的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汇聚了全国各地名园盛景的精华,兼备了中西方建筑之风格,因此漫步园内…… (电脑显示句子) 生齐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如何理解呢? 生:因为圆明园中的景物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所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又因为,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所以作者说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还因为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所以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由于开始在谈景观时,学生充分地接触了文本,所以结合上文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比较准确,许多同学忍不住鼓起掌来。) 师:这样一个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境界怎能不让人陶醉呢?让我们再读这句话,争取把在座的全体同学全带入那个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遍的朗读,学生把游园的感受就读得非常到位了。) 师:此时,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圆明园真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电脑显示句子)理解:瑰宝和精华 (通过老师富有感染力的煽情,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跃然脸上,他们读的声音是那么洪亮、有力。读完之后,个个脸上都显出一种满足感,似乎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反思: 一、语文课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次去品读、赏读课文,领悟情感。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教师分了三步走, 1、找出描写辉煌景观的句子,通过读,初步感知美,再细读,品味,你到底是从哪儿感受到美的,学生开始深究课文。 2、再现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惊叹其美。 3、再通过读去玩味其中的美,去领略其中的美。最后通过对游园总的感受的句子的理解与品读,学生的情感再次被升华,强烈的民族自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