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学生写农村生活也精彩
农村学生写农村生活也精彩
仪征市真州小学 王长宏
摘要:当前,偏远农村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乏生动性。原因主要是学生作文兴趣索然,学生生活简单枯燥,教师指导重形式技能轻实质,作文命题不合实际等。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捕捉鲜活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反映生活,写生活作文。
关键字:偏远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
偏远农村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一个较偏远的农村学校教了近二十年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感觉到作文教学课真是难上!学生“作文作文,头疼头疼”,学生头疼,其实老师也头疼。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迷惑不解。长长的习作时间,学生交的“差”常常是寥寥数言,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缺乏真情实感,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作文东拼西凑、抄袭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学生作文兴趣索然,观察积累意识淡泊
农村的学生面对电视精彩纷呈的屏幕,几小时不移位置,动手做自己喜爱的手工制作,反复摆弄丝毫不厌烦,沉迷半天不足为怪,而面对作文,则毫无兴趣。我在作文课上,学生接受作文任务时,那目光迷离,思考很久,迟迟不动笔,这是我看到最多的。跟学生促膝谈心,得到的答案惊人一致:无话可说,无感可发,不想写。其实,生长在农村的孩子,经历的事也不少,关键在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更谈不上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思考和积累了,所以,当老师布置了作文作业,第二天检查时,学生写不出稍微像样的作文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
“隔代”“留守”家庭成教育主流 ,学生生活单一枯燥
现在农村的学生多是留守儿童,常年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和家庭教育由爷爷奶奶承担,隔代教育中监护角色——爷爷奶奶,由于个人素质和对后代的培养意识,加上情感因素,他们只能从生活起居方面给孩子以照顾,对孩子的学习则督促不够,更谈不上指导。就拿我所处的小镇说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一天安排是这样的:早上5:30就合乘面包车来学校,中午在街上吃饭,更多的时间在无聊的游戏中度过,放晚学仍合乘面包车回家,到家已是繁星满天,生活体验少。
教师指导方法欠妥 重视形式技能指导
教师上作文课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导如何写作文上,而学生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物可写,无事可叙,无感可发,面对一次作文,稍好些的同学仅能捧出一大叠作文选,改头换面,东抄西摘。大部分普通学生是兔子尾巴——短。教师在学生作文能力低下,而又需面对应试教育的窘境中,让学生背范文,改范文,就成了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考试命题不合实际 忽视实际、拔高思想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调研考试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诸如:好人好事,感动的一瞬间等等,学生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于是学生“小木船” “让位置” 现象,依然屡屡出现,甚至为了煽情,感动阅卷者,把自己爸爸妈妈或老师都写“死”了。当然,借助优秀作文拼凑成章是目前小学生应试的一种流行方法,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写作兴趣,无任何写作成功快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虚伪”思想。
二 改变偏远农村作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要改变农村作文教学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指导学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作文生活。
(一) “认识”生活——牵引、激趣
生活是写作不竭的源头。生活是那么的丰富精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风吹动湖面,荡起缕缕涟漪;小草偷偷探出头打量世界;鸟儿在夕阳中梳理着羽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做一名“向导”,引领学生走进绚丽多彩的生活,感受乐趣无穷的“生活场”。我们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认识生活,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了解生活,更可以组织参观、旅游、游戏活动应验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无处不在,写作素材比比皆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代教育家王阳明对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曾说过:“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公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教师要更新观念,作文教学一定要从兴趣入手,从作文教学本真出发,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笔表我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就行。学生初学作文,切忌从题材到内容对学生作硬性要求,能写就行。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学生的习作作消极评价,大方地给学生“戴高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走近”生活——观察、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要有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4.5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培优篇)专项练习1-【挑战满分】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复习精选精练(人教版).pdf VIP
-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和急救处理原则.pptx VIP
- 违法建设查处培训.pptx
- 50MW发电机组汽轮机检修规程.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14.8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章末十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最牛通达信量化副图标准计划指标公式源码.doc VIP
-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专题4.8 三角形章末十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北师大版)(解析版).pdf VIP
- 2025年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真题卷(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docx VIP
- 2025年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真题卷: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案例分析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