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病学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病学总结

细菌性疾病 黏球菌(G+):细菌性烂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 假单胞菌(G-):赤皮病、竖鳞病(北方地区常见)、鲤白云病(主要在网箱中发生,为冷水性疾病) 气单胞菌(G- 主要是淡水性鱼类患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鲤科鱼类痔疮病 弧菌病 链球菌病(G+),是唯一的球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多发于海水中,可以进入脑中。 (1)、细菌性烂鳃病柱状屈挠杆菌 生长适温:28℃,37℃可生长,5℃以下不生长;培养基中含Nacl 0.6%以上不生长; 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菌鱼,污染的水及塘泥;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在鳃受损后特别易感; 危害对象:所有淡水养殖鱼类,草鱼、青鱼、鲤等尤其敏感,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 播途径:水平传播; 病程:致死时间与水温有关,致死时间的对数与水温呈直线关系(15-30℃); 发病季节、水温:5-9月份流行,通常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最适温度28-30℃; 发病范围:世界性流行,近年在网箱养殖中危害严重;在病原菌浓度大,鱼的密度高、水质差、鱼的抵抗力低下时更易暴发流行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 外观症状:“乌头瘟”;“开天窗”;“镶边” 剖解变化:鳃丝肿胀,末端发白,或淤血、出血;鳃丝残缺不全、粘液增多,有污物附着;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组织的炎症反应:急性:炎性水肿、坏死,增生不明显;慢性:炎性水肿、增生、坏死; 诊 断 初步诊断:肉眼观察临床症状,结合镜检鳃丝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取鳃丝或粘液做水浸片观察到特定的病原可进一步诊断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2加强苗种的选择和下塘前消毒;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保证饵料质量;4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定期消毒食场;5发病季节,用中草药浸泡或内服预防;6定期检查,及时杀灭鳃寄生虫;7必要时用治疗用药全池遍洒一次。 治疗措施: 外用消毒药物,常用氯制剂、海因类药物等;2内服抗菌药物:连喂3-5天10-30mg卡那霉素/千克鱼体10-30mg 氟哌酸/千克鱼体白皮病 白皮极毛杆菌白头白嘴病 赤皮病 荧光假单胞菌 A、病原:生长适温25-30℃,40℃能生长,55℃30min即死亡。 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草、青、鲤等多发,大小鱼均可发病;鰤鱼、鲷等也可患病; 常与肠炎、烂鳃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传染源:带菌鱼,被污染的水体、工具;传播途径:条件性致病菌,接触传播,在受伤后易发;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发病,夏季常见;北方则在越冬后暴发; 临床症状 外观症状:体表(尤其鱼体两侧、腹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常继发水霉并伴有蛀鳍和开天窗; 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2确诊: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 预防措施:同细菌性烂鳃病的预防;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3投喂治疗烂鳃病的抗菌药物3天;消毒药物1次。 治疗方法:氟哌酸:每Kg鱼,每天,10-30mg,3-5d,投喂四环素:每Kg鱼,每天,40-80mg,3-5d,投喂磺胺嘧啶:第一天,每Kg鱼,100mg,以后每天,每Kg鱼,50mg,连喂1周。 竖鳞病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循环系统的疾病,由于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起营养缺乏症; 危害对象:鲤鱼、鲫鱼、金鱼、罗非鱼等常见,草鱼、鲢鱼也可发病; 传染源:条件性致病菌,水环境中常在;传播途径:多为鱼体受伤后经皮感染;病程:通常较长; 发病季节、水温: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22℃时;越冬后期也常见; 发病范围:在我国北方地区较常见;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病鱼离群缓游,有的悬浮于水面或水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严重时呼吸困难; 外观症状:体色发黑,体表粗糙;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鳃贫血,鳃盖内表皮充血;鳞片竖起向外张开似松球状,鳞囊积液;有时鳍基部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 剖解变化:腹腔积水,肝、肾、脾的颜色变淡; 诊 断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镜检鳞囊内渗出液,见有短杆菌时可进一步诊断; 注意与鱼波豆虫病的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1、同细菌性烂鳃病的预防;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3必要时投喂抗菌药物3天;消毒药物1次。 治疗措施5mg/L CuSO4 ,2mg/L FeSO4 ,10mg/L漂白粉 浸洗5-10min口服药物:氟哌酸:每kg鱼,每天,10-30mg,3-5d 细菌性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病 原:均为G—杆菌,病原菌能产生外毒素、具有溶血性、肠毒性和细胞毒性,在4-40℃,pH5.5-10生长。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几乎所有淡水鱼类,从2月龄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发病;传染源:患病鱼或被污染的工具、水体;水环境中本身也有;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可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则可急性死亡;发病季节、水温:2-11月(水温9-36℃)都有发病,在28℃以上持续高温或高温季节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