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保健1前言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保健1前言ppt课件

* (5)管子、荀子、 《吕氏春秋》 管子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精”构成的,人亦是由天地之精相合而成。由于精是生命的源泉,因而养生应以保精为首务。精气受伤的原因,主要是欲望太多,尤其是对财货与女色的过度追求。节制对财、色的欲望,即可保精而长寿。 荀子认为居住环境与寿命密切相关,主张“居必择乡”,选择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的环境居住。 《吕氏春秋》倡导运动养生方法,认为人的气血以通利流畅为贵,精血一旦郁滞,则将伤身损命。主张用导引的方法宣畅气血,使气血通利,从而却病延寿。 * (6)《黄帝内经》 先秦诸子的养生实践,到了《黄帝内经》可谓来了一个大总结。《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它从医学的角度讨论养生问题。 《内经》对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有很精妙的观察,并提出了许多缓老延寿的方法。 《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强调养生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并且阐述了四季的不同养生方法。 * 1.3.2 汉唐时期的养生术 孙思邈是汉唐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也是我国有明确文字记载享有高寿的第一人,活到101岁,可见其善于养生。 由于他对医学的突出贡献,所以被民间尊为“药王”。孙氏撰写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的重要养生方法就是节养术。 他认为,人的精气就象一盏油灯中的油,而生命活动就象灯火的光辉。每个人拥有的油的量都差不多,如果不注意节养,就好象油灯用大灯芯,油很快就会耗尽,寿命即短;若能注意节养,就好象用小灯芯,油尽灯熄则慢,寿命自然延长。 * 节养的要领,主要在于避免精气的过度损伤。 对名利之事和非名利之事都毫不在意,将精气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 * “服饵”是通过长期内服药物,以减断谷食,益寿延年的方法,亦见于孙思邈《千金要方》。 服饵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去三虫,二是避谷,三是服食。 三虫指长虫、赤虫、蛲虫而言,是人体的大害,若不去除,服补药必不得药力,必须用“去三虫方”杀除。 所谓“避谷”就是断绝五谷。此法来源于道家“三虫邪怪”靠五谷而生的说法,认为通过避谷,可以去除三虫,达到长生不死。孙氏曾用茯苓、松柏子等,希图代替谷食,但没有成功。 服食就是长期服用药物。《千金要方》记载有服食方三十二首,如茯苓酥、杏仁酥等,皆具有一定的延年益寿作用。 * 食丹服石术的兴起 食丹术始于秦代。秦始皇拼命追求长生之术、不老之药,也由于冶金技术的发达,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讲长生之术、炼长生不老之药的人,称为方士。他们搜集古代一些荒诞的神仙之说和奇方异术,用汞、铅、丹砂、硫黄等炼制长生不老仙丹 * 古代炼丹术 炼丹术是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技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观念。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 * 秦始皇、汉武帝亦好神仙和长生之说。 诸方士如李少君、栾大等在朝廷服务,武帝时刘安也是著名的炼金丹人物,其著作《淮南子》曾提到汞、丹砂、雄黄等药物。 景帝炼金风气流行,西汉末的王莽也喜神仙思想和炼丹术。 道教亦与炼丹术,道教创办者张陵也精通此术。 他们把人与物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 * 所用原料有汞、丹砂、雄黄等,后来炼丹家们进一步又炼出了升华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一刀圭者,丸如两大豆。) 唐代,几乎各代皇帝都喜欢炼丹术,在这时中国的炼丹术发展到全盛时期,许多炼丹著作有了更实际的内容,并且也很少用隐语了。 * 唐代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由于皇帝们几乎个个都崇信炼丹术,因而王公贵族也都纷纷效仿去炼丹服药,许多名士文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这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风气。 * 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首: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说明了当代的这些大名士们炼丹服食之的后果,而热衷于炼丹的白居易晚年也因此而感到茫然若失。 * 明清也有大量人炼制服用丹药。 雍正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死于丹药的皇帝。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猝死于圆明园。 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