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此时,新旧思想发生激烈冲突。首先,攻击封建礼教,反对复古,反对复辟……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3.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这段小说讲的是什么故事?说明什么?有什么感想?)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迷信、愚昧, 落后、 不讲科学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你读过《少年闰土》吗? 2.意义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课堂小结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兴起 内容 意义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随堂演练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B、《中外纪闻》C、《民报》??????????????????? D、《申报》 D C A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