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源价格均衡分析word】可编辑
能源价格均衡分析
关键词:能源价格 能源强度 均衡分析 动态分析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自1994年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导致能源进口的扩张。近年来,中国能源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2004年,中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和31%的煤炭。假如考虑到环境破坏,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则更加低下。2003年,中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680亿吨,化学耗氧量排放1334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为2159万吨,其中的90%是由于煤炭的过量使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张卓元,2005)。
对于政策而言,能源效率(通常用能源强度指标来表征,即单位gdp能耗)是衡量保持经济稳定甚至加速增长时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参数。影响能源效率的两种选择是改变相对价格,例如,通过经济手段提高能源的价格;或者引进可以提高单位能源生产率的新技术。近年来,政策制定者日渐注重通过提高能源价格来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效率的提高成了决策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便在保持甚至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费(birol,f.,keppler,j.h.,2000)。为此,就需要对能源价格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
能源强度相关研究概述
(一)中国能源强度下降原因研究
许多文献研究解释了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
1.技术进步。garbaccio等(1999)采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因素分解法,认为1987-1992年间导致中国单位产值能耗(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其影响比例在40%-120%之间;zhang(2003)对1990-1997年时间段的考察也得出了相似结论;karen等(2004)指出企业研发的投入和对人员的培训能促进企业生产和加工活动的革新,对企业能源强度的下降作了16.9%的贡献;韩智勇等(2004)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对中国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0年间,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工业能源强度下降是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徐士元(2009)通过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国外技术外溢四个变量来考察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认为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丁建勋等(2009)利用中国1953-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小;王群伟等(2009)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部分,并用ardl分析二者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得出结论,二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作用;齐志新等(2006)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中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2.结构变化。史丹(2002、2007) 研究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施凤丹(2008)通过对数平均d氏分解法(lmdi)将1997年和2002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及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分别分解为产量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2年中国工业能耗的增长主要是高耗能重化工业投入产出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工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工业各部门实际能源强度的降低则大大减缓了能耗总量的增长幅度 ;周勇、李廉水(2006)采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分析法对中国1980-2003年期间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80-1990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中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1991-2001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作用减弱,且朝反向作用,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02-2003年期间,两个因素都促进了总能源强度的上升。
3.地区差异。邹艳芬、陆宇海(2005)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发现,中国省域能源利用效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空间依赖性;董利(2008)基于中国30省区1998-2004年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效率变化趋势,并实证证实了中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李国璋等(2008)利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技术(lmdi)对1995-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区域因素分解,发现由区域内能源强度所显示的区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容 美容院 SP 会所 养生 美容师.pptx
- 美城机构西安楼市新政读报告暨2011年走势.ppt
- 美容美发培计划书.ppt
- 美容院前期筹工作案.doc
- 美学 论 课件.ppt
- 美术学业论文.doc
- 美敦力三亚年会宴15P.ppt
- 美学概论 导及第一章 美论.ppt
- 美洲故事一期东区高及地下室工程监理规划.doc
- 美股烟草业报告.docx
- DB51_T 2891-2022 枇杷生产技术规程.docx
- T_SSHS 03-2024 天竺葵籽播穴盘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 T_SNLT 0022-2025 塔额垦区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_T 1535-2022 西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_T 2827-2021 放心舒心消费服务规范 第3部分:汽车配件.docx
- DB51_T 2875-2022 彩灯(自贡)工艺灯规范.docx
- DB51_T 2789-2021 康巴藏族服饰 木雅型.docx
- DB51_T 843-2021 桑园肥培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51_2809-2021 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docx
- 做账实操-结转本年净利润会计分录SOP.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