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学术不端,做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docxVIP

防止学术不端,做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止学术不端,做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docx

防止学术不端,做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中国科学》杂志社, 北京 100717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频频爆发的学术不端事件,引起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期刊作为诚实记录学术成果的载体,应在维护科研诚信、防止学术不端发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的指南及规范,分析论文发表中可能存在的严重道德问题,建议我国期刊要遵守国际出版道德规范,筑好防止学术不端的防线,做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Abstract: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ases of scientific fraud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 journals, serving as the carriers of faithfullyrecording the academic results, should play an import role in promoting research integrityand preventing from the scientificmiscondu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 analyses the ethical issues occurred in publications,and finally suggests the Chinese journals build up the policy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ethics.关键词:出版道德规范,科研诚信,学术不端,学术期刊Keywords:publication ethics, research integrity, scientific misconduct, academic journalsAddress: Science China Press, Beijing 100717, China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科技论文的数量迅猛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上频频爆发学术不端丑闻,国内的各种学术不端事件也屡见报端,引起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记录的载体,其本身承载着诚实记录文献的使命,应在维护科研诚信、防止学术不端发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出版。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国际出版伦理道德标准的作者、编辑和审稿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国际一些著名出版集团或学术期刊在出版伦理道德规范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通过介绍目前国际出版界普遍认同的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的指南及规范,结合编辑工作实践,介绍国内外期刊或出版商在出版道德规范建设方面的经验,希望对我国中、英文期刊建立符合国际主流期刊的道德规范标准有所借鉴。1 学术期刊有责任维护科研诚信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的基石都在于“诚信”[1]。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身要求科研工作者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透明、诚实地记录实验的数据,合理地解释结果;而在论文发表的任何一个环节,也都是基于诚信。科研工作者会选择自己信任的期刊投稿,期刊相信审稿人能够为稿件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读者相信期刊登载的论文是真实可信的,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启研究思路,探索科学的奥秘。这其中,作者、审稿人、期刊编辑、读者等共同维护着一个良好的出版环境。科研诚信需要全体科研人员的自觉行动和维护。2010年,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新加坡召开,会议制定的《科研诚信新加坡声明》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旨在提供一个负责任科研行为的全球性指南,本文作者所在的《科学通报》的中[2]、英文版[3]分别在第一次时间刊登了这一声明,包括“科学研究的价值和益处取决于研究是否诚信”,“研究的诚信是十分重要的原则和职业责任”等规范和约束科研行为的准则,呼吁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自觉维护科研诚信,遵守学术道德。然而,近年来爆发出的一些学术不端丑闻使如何有效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成为科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2004年韩国学者黄禹锡事件,2011年30余篇论文涉嫌剽窃而被撤销的荷兰学者DiederikStapel,2006年我国的“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事件等,而且,近期更是频现各国政府高级官员、知名学术团体负责人、知名跨国公司高管等卷入各种学术不端丑闻事件,使社会对科研诚信的关注越来越密切。2012年,一项发表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的调查表明[4],自1975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撤稿事件急剧增加,已上升至当初的10倍,其中三分之二是由学术不端引起的。这个研究结果一方面为学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