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家居配色定律4.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居配色定律4

(如图-) 从图上能明显看到CMY印刷色域与RGB色域的差别。为了拓宽印刷色彩的色域,印刷界在CMYK四色印刷的基础上,通用一种叫做“pantone”的印刷专色,使它的色域扩宽了不少。 3.1.4 CMYK打印颜色的色域 CMYK打印颜色,是打印机彩墨所能表现的色域。由于打印机的彩墨其色彩饱和度低于印刷油墨,它的色域也小于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彩色图片,色彩表现力也次于印刷色彩。 3.1.5 经典颜料色彩的色域 传统绘画的色彩调配通常只用几十种颜料,在颜料的配制中需要加入很多充填剂,特别是水粉画颜料当中要加进大量的白色粉质,致使颜料的饱和度在出厂时就较低。经过绘画过程的颜料相互调合后,色彩的饱和度继续降低,它能产生的色彩种数远远少于数字化的RGB色彩和CMYK印刷色彩和打印色彩,其色域范围也小得多,完全被数字色彩、印刷色彩和打印色彩的色域所涵盖。 3.2 数字色彩与传统经典艺用(颜料)色彩的比较 把数字色彩与传统经典艺用(颜料)色彩放在一起,就好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后面跟着一位天真无邪的顽童。传统经典艺用(颜料)色彩的应用,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期,历时上万年;而数字色彩的诞生还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虽然数字色彩姗姗来迟,但它凭借了物理光学和传统经典艺用(颜料)色彩的成熟理论,使自己能站在巨人的肩上迅猛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经典艺用(颜料)色彩的数字色彩新体系。 3.2.1 不同的饱和度、明度界定及表达方法 在数字色彩与经典颜料色彩中,都存在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这两个要素,但对它们的界定及表达方法却不同,其中对色彩性质起影响作用的是明度与饱和度。 (1) 饱和度界定 我国的艺术色彩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蒙塞尔的色彩体系进行的。它把色彩的“饱和度”称为“纯度”,其大概的含义是:指颜色的鲜艳与混浊的程度,或可见光辐射的波长单一或复杂的程度。降低纯度的方法,是往颜色里混入无彩色系的黑、白、灰色,或混入该色的补色。 数字色彩的“饱和度”,从颜色的角度,是指某种颜色含有该颜色份量的多少程度;从光色的角度,是指光谱纯度的量度,即纯色光中混有白色光的多少。前者混淆了颜色与光色的区别,其定义也十分含混,不易科学地把握。何为“鲜艳”?何为“混浊”?往一个红颜色里混入有彩色系的黄色,算不算降低了这个红色的“纯度”?对于这些,我国现行的艺术色彩教学体系都回答不了。而数字色彩的“饱和度”界定就比较肯定:只要往一个颜色里混入其它颜色(不管是什么颜色),就会降低这个颜色的“饱和度”,或只要往一个光色里混入了白色光,也就降低了这个光色的“纯度”。 (2) 饱和度表达 我们来比较一下蒙塞尔色立体与HSV色彩模型: 从蒙塞尔色立体我们可以看到,(图 蒙塞尔色立体 剖面) (数字色系—— 饱和度、度明色表)(HSV 色彩六棱锥) 蒙塞尔色立体中最纯的颜色对应的中心轴是灰色; HSV色彩模型中最纯的颜色对应的中心轴是白色(无色)。 (3) 明度界定 经典艺用(颜料)色彩认为: 提高明度的方法是加白色; 降低明度的方法是加黑色,这与“纯度”界定相混淆。因为“纯度”界定也规定“加黑色”“ 加灰色”; 数字色彩认为: 提高明度的方法是加白色; 降低明度的方法是加黑色。 (4) 明度表达 蒙塞尔色立体有 11 个明度等级(9个灰度,1白1黑) HSV色彩模型有 100 个明度等级 3.2.2 基于化学途径的经典颜料色彩与基于物理途径的数字色彩 颜料色彩有“矿物质颜料”“植物颜料”“化学颜料(水粉、丙稀)”; 数字色彩, 电子、量子(量子计算机) 3.2.3 反射光的颜料色彩与发射光的数字色彩 3.2.4 颜料色彩的减色模式与数字色彩的加色模式 3.2.5 颜料色彩的概括性与数字色彩的现实虚拟性(光能传递) 颜料色彩 表现现实(有限) 数字色彩 虚拟现实(相对无限) 数字色彩理论系列之第二系 第二章 数字色彩与色彩理论 2.1 混色系统 CIE 与显色系统HVC 由于数字色彩理论的严重滞后,我国的数字色彩设计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大、中专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见不到关于数字色彩的课程,部分色彩教师不知道何为“混色系统”和“显色系统”,更有甚者分不清光色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色彩构成”课程,在今天显得残缺和幼稚,数字色彩在课堂上没有一席之地。这是轻视色彩学习、缺乏色彩理论和色彩实践导致的结果。 数字色彩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现代色度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采用经典艺用色彩学的色彩分析,是色度学与艺用色彩学在新的载体上的发展与延伸。 2.1.1 混色系统 CIE 它是数字色彩的基础 现代色度学是我们认识色彩的基础,它给色彩应用制定了国际通用的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