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二节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课本第44页) 龙潭中学 九( )班 姓名 2011-10-02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重点); (2)探究摩擦阻力对运动的影响(重点) (3)掌握推理法研究物理现象 (4)知道什么叫惯性,(重点) (5)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重点) 一、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 问题1: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吗?有类似例子吗?请举例。 历史回顾: 早在2355年前,古希腊有一个名字叫做亚里士多德的著名科学家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亚里士多德的指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这个实验太简单明显了,就像警察叔叔凭借明显线索引出错案一样,明显的实验现象有时候会把人们引向错误的判断。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一直控制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年前伟大的现代科学之父伽俐略才指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伽利略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设问:现在假设你是伽俐略,你会寻找怎样的“侦察”方法去推翻这维持两千年的“错案”。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探究摩擦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观察下列实验现象回答(1)─(7)题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速度 ,它将 。 从该定律可知: 对定律的理解应该要把握: 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①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因果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揭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条件性:必须有外力; 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 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什么叫惯性? 问题2:牛顿第一定律说:“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物体上面的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那么有哪些现象会说明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呢? 演示1:小车遇障碍 (1)图甲中,小车突然刹车,人会向前倾, 这是因为 ; (2)图乙中,小车猛然开动,人会往后仰, 这是因为 。 演示2:快速击棋和快速抽纸 (1)图丙中,直尺突然击打最下面棋子,上面的却 没有掉落,这是因为 ; (2)图丙中,用手快速抽走纸条,整栋棋子却 屹立不倒,这是因为 ; 对惯性的理解应该要把握: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存在性);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的度量,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决定性); 3、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易改变(状态改变的难易性); 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属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请阅读《达标检测》第32页) 1、“惯性”是指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2、不管受力不受力“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的惯性。 3、惯性定律则揭示物体受外力时,外力迫使这种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惯性仍然不变。 四、惯性有利也有弊 1.利用惯性可以:①拍打衣服上的尘土;②套紧松动的锤把;③甩干洗手后水份;④用扬场机选种 2.控制惯性危害:①乘车时要坐好扶稳;②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③汽车要安装气囊 ※课堂练习※ 考点1:惯性有利的应用和惯性危害的防止 1、下列行为中涉及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突然起动,人会后仰 B.飞船返回舱落地前要打开降落伞 C.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D.汽车相碰撞时,安全气囊打开 2、下列行为中属于防止惯性危害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 B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 C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D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考点2: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1、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与损失,是与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交通管理法中有很多要求和措施,请你至少写出3个: (1) ,(2) ,(3) 2、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火车里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的苹果,最后回到 ,这是因为 的缘故。 考点3:用常见物体做探究惯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