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 脚踏一方土学案(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脚踏一方土
精彩开篇词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主题,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人民,土地就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我们家乡的泥土,我们祖国的土地,永远同我们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学习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2.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增强忧患意识。
3.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4.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并对“乡愁”“安土重迁”等文化现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课前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搜集一份有关土地的参考资料书目。
3.整理以前学过的与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文章。了解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关于土地的介绍,比如历史课关于土地改革、地理课对于土地使用状况、各地不同土质的讲解等,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
4.阅读一些有关土地的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了解中国人“安土重迁”“依恋故土”的文化传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谁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地,因为她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母亲。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脚踏一方土》,去感受土地的馨香。
二、课堂展示
(一)浏览土地的历史
▲商周井田制
井田的划分,大约一块为100亩(约合今31亩多),是奴隶耕种的一个土地单位,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很低,也为了便于监督奴隶劳动,井田上实行奴隶集体耕耘。另一种意见认为井田制是封建国有土地制度。贵族地主把一部分土地分配给一家一户的农奴去耕种,收获归农奴所有;另一部分土质较好的土地归贵族地主自己,驱使农奴为他们代耕。这是一种榨取劳役地租的封建剥削形态。第三种意见认为井田制是从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而来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公社成员原来集体耕作的大块“公田”,已经变成周王、诸侯、贵族的私田;而农民耕种的小块“私田”,原来是公社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分给公社成员耕种的,农民向贵族们交纳十分之一的贡物,这些土地也同样变成贵族们的私田。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源起: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他们十分悲惨,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现状调查
中国的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对比:
1.绝对量大、相对量小、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2.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和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较大。
3.农用地比重偏小,草地面积较大,耕地尤为缺乏。
4.耕地整体质量不高,可灌溉地比重较大,单产居中等水平。
5.森林覆盖率低,林地利用不充分,生产力低下。
(二)讲述土地的故事
【交流】
▲五色土
上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
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东方多水稻土呈青色,南方多红壤、紫色土呈红色,西北干旱土、盐碱土呈白色,中原腹地为黄土高原雏形土呈黄色。东北部湿润寒冷、有机物分解慢慢变为黑土。
▲沧海桑田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的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头顶盘着发髻,秀发垂至腰际,身上的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纸船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苏州园林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桥梁远景图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石榴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口技教案 语文版.doc
-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学案(新人教版).doc
-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学案(新人教版).doc
-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乘着音乐的翅膀学案(新人教版).doc
- (春)人教新目标九年级下册unit13学案.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1课时 走近法律学案.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2课时 法不可违.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3课时 防患于未然.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3课时 防患于未然学案.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第1课时 特殊的保护 教案.doc
- (春)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第2课时 善用法律保护自 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