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聊斋志异》中爱情
浅谈《聊斋志异》中爱情
摘要:《聊斋志异》中爱情故事所占比例较大,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个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本文把其中的爱情故事分为三类并选取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
关键词:《聊斋志异》 爱情 蒲松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他对社会各种黑暗现象的批判,但其中的爱情及男女关系丰富性的描写,同样值得引起思考。通过分析作品中各式各样的爱情,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复杂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一、一见钟情之爱
中国古代小说,不乏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男女之间的交往是不自由的,婚配只能由父母安排,往往是到了成亲当晚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长什么样,因此爱情只能通过一见钟情这种方式萌生。《西厢记》的张生在庙堂见到崔莺莺就“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上半天”,而《墙头马上》男女主人公只需对上一眼就爱上彼此。《王桂庵》虽同是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可是在蒲松龄的笔下却有它独特的意蕴。
王桂庵在南游的时候遇上了一名正在绣鞋的女子,当时就喜欢上了她,一年之后两人得以相见,王桂庵为女子始终未娶,而女子也为他拒绝了许多门亲事,到了这时桂庵才知道女子的姓名——芸娘。芸娘不同于古时候其他的女子,她有着自己的主见,虽然她喜欢王桂庵,但在重逢之后她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她冷静地询问男方的家世,并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既属宦裔,中馈必有佳人,焉用妾?”这一问体现了芸娘的性格,她是不愿做妾的,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芸娘这种性格在古时候的女子中是特立独行的,三从四德从来就是女子的行为准则,蒲松龄塑造了这样一个女子正是表达了他对传统道德对女子束缚的不满,也为下文芸娘投江作了性格上的铺垫。
在经过自己的试探之后,终于芸娘明确地告诉王桂庵要明媒正娶将自己娶过门,他们在爱情里是平等的,在婚姻中也必须是平等的。历经波折,王桂庵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但却由于自己的一句玩笑话,芸娘投江了??芸娘要求的,不仅仅是不离不弃,而是一份没有第三者存在的爱情,她多次拒绝多人的提亲,只为了等待一份高贵的,完整的爱,而现在,她的希望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自己尊严的保留,也是对一夫多妻制的控诉。
故事的最后,蒲松龄还是安排了一个夫妻团圆的完美结局,毕竟作者对王桂庵真诚对待感情的态度是赞赏的,但是其对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关注也在文章中体现了出来。
二、知己之爱
除了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外,蒲松龄也描写了一种全新的男女关系,这便是知己之爱。在传统中国社会,这种关系涵盖了朋友之间的友情,君臣之间的知遇之恩等,因此知己之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蒲松龄却把这种知己之爱放在了男女关系上,这种爱,高于一般的爱情,区别于一见钟情的王桂庵和芸娘,表现了处于封建时代的作者超越于时代的爱情观,此类的代表作品首推《连城》。
《连城》是一个新型的爱情故事。连城是孝廉的女儿,一次父亲以她的“倦绣图”征少年题咏,乔生的诗歌得到连城的好感,无奈父亲嫌弃乔生家贫不同意这门亲事。于是连城假父亲之名赠金,乔生叹连城为知己。文章并没有花笔墨描写连城和乔生的容貌,没有以貌取人,而是注重心灵和理智的契合,这种感情,超越一般的男女之情,不是简单的为色所惑。
连城与乔生两人为情死,为情生,魂魄相从,其爱情的曲折堪比《牡丹亭》。只是这种曲折又区别于《牡丹亭》,《牡丹亭》侧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执着追求,而连城与乔生之间更多的是生死相随,在这份感情中,两个人的付出是对等的:连城爱惜乔生的才华,而乔生为连城的知己之爱而割心头肉。这“心头肉”是作者带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意象,传达了爱情的本质:真正的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谐何害?”当连城觉得自己活不过三年而劝乔生放弃时,乔生讲了这番话。这里展示了蒲松龄对新型爱情的追求:只要二人相知,真心相爱,连婚姻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不惜自己的血肉,不贪巨额的金钱,只为了连城的“知己”之情,这种爱情观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男女之间的感情不再只是满足简单的情欲,抑或是完成人类繁衍后代的任务。“卿死,仆何敢生”,“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两人魂魄终于得见之后,两句话道出了乔生的款款深情,生与死的选择,在这里就成了小说知己之爱的深化,是全文主题的升华。
三、成全之爱
能与爱的人能在一起固然美好,但是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占有对方,如果能看着对方幸福,那也是一份落寞之后的安慰,《宦娘》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成全的故事。
温如春邂逅宦娘并有意求婚,可却被宦娘的婶母拒绝了。后来他为当地退职的葛公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葛公的女儿良工,无奈葛公却看不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