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古诗教学中“情境再现”
浅谈古诗教学中“情境再现”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境再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65-02
长久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学生机械地背诵,对古诗所蕴含的情境缺乏体会;教师讲解古诗的内容、主题,对所表现的情境提之甚少,以致学生未体会古诗特有的情境,使古诗的价值打了折扣。因此,本人认为情境再现可以打破旧的古诗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探究古诗的文化内涵。
一、情境再现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情境”。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情境教学法则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情境再现”呢?
第一,古诗本身需要“情境再现”。
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情境的美。情境是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境界,如果教师在讲授古诗时忽略了这份情境的再现,那么古诗本身的韵味、意境将无法凸现,将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再现意境,那么就可以触动学生的感情,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如教杜甫的《登高》,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解说诗句和重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就会把这一完美的诗篇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如果教师根据诗歌有较大跳跃性,借景抒情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步入云淡天高、鸟飞猿啼、寒风瑟瑟、落叶纷飞的深秋,目睹长江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景象。在领略境界广大深远、景象辽阔、气魄宏伟激昂的基础上,体会那种韵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感受诗人常年漂泊、老兵孤愁的苦难人生历程,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诗的情境。
第二,“情境再现”可增加课堂教学气氛。
古诗教学最忌的是枯燥单一的讲授。教古诗时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氛围浓起来,就必须注意“情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如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教师只解释诗意:有两个黄鹂在柳树上鸣叫,有一队白鹭飞上青天,窗外是一望无际的雪地,门外的江面上停泊着很多的东吴船只。这样的解释只是让学生了解到诗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地再现诗的情境,学生听起来当然觉得味如嚼蜡。如果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这首绝句描写了一幅很美的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中的景象。”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必然开始思索自己该如何描绘此美景。此时,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请学生上讲台描述。学生就能畅所欲言了。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黄鹂成双结对,在嫩绿的柳枝上欢唱,一行鹭鸶徐徐飞上蓝天,在空中自由地飞翔。窗外终年积雪不化,一片洁白。东吴船只平静地停泊在门外的江面上,这些景物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他描述后,其他学生跃跃欲试也想上台发表自己的构想。这样的“情境再现”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他们的才能得到了表现,教学效果一定比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好得多。
第三,“情境再现”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那么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去培养学生想象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诗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叶圣陶先生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为例,我这样对学生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10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10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四样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炊烟孤零零地笔直地上升,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旷远的沙漠,给人以荒凉静寂的境界,在“长河”的背后,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下沉,同样传达出旷远荒凉的印象。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学习才有收获,否则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归。他又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此而扩大了,并且想象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其实,情境再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增强记忆。比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让学生想象两幅图画。第一幅“画”是第一、二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浩浩荡荡东流的楚江冲破了天门山,夹江相对的天门山阻遏着奔腾而来的江水,激起了巨大的漩涡;第二幅“画”是第三、四两句诗描写的景物:天门山高大巍峨,分立在大江两边,诗人正乘着一叶孤舟,披着阳光,乘风破浪,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想象结束,学生说觉得诗句中的词语清晰了,诗歌所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胃残余量超声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ppt VIP
- 采购降本推进计划.pdf VIP
- 定制产品合同协议.docx VIP
- 恒大地下车库VI标识标牌标准化方案(超豪华版)恒大地产集团.pdf VIP
- 【教学课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ppt VIP
-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pdf VIP
- 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湘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doc VIP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VIP
- 2024年03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024年上半年度招考文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