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基础舌诊_2课件
(三)歪斜舌 特 征——伸舌时舌体歪向一侧,或左或右。 临床意义——多见于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舌绛红而势急者,属肝风发痉;舌淡红 而势 缓者,多见于中风偏枯。 * 歪斜舌 值得提及的是,左侧瘫者,舌歪向右侧;右侧瘫者,舌歪向左侧。 现代研究:歪斜舌多为神经系统损害或舌神经功能丧失。 * (四)颤动舌 特 征——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 重者不伸舌时亦颤抖难宁。 临床意义——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久病舌质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 (五)吐弄舌 特 征——伸舌于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稍微伸 出,立即收回或舌舐口唇四周者,称为弄舌。 临床意义——心脾有热。 ——病危见吐舌,是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极动 风先兆;吐弄舌亦可见于先天愚型儿。 弄舌 先天愚型 * (六)短缩舌 特 征——舌体卷短、紧缩,难以伸长,甚者舌不抵齿。 临床意义——病危之象。 ——色淡白或青紫而润者,多属寒凝筋脉或气血俱 虚;舌短胖大,苔滑腻者多见于痰浊内蕴;色舌 红绛而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 * 短缩舌 短缩舌古书上亦称“舌卷”,多见于危重病人,但应与先天性舌系带过短者相鉴别。 * 四、舌下络脉 望舌下络脉作为一个常规诊断方法,与诊察舌苔、舌质等一样成为舌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血瘀证辨证有相关关系。我们不仅要掌握其形色与分布,还应熟悉其不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 内 容——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等。 观察方法——病人张口,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 腭或门齿内侧,自然而松弛。 临床意义——气血不足,或血瘀证。 辨 证——络脉细短,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 络脉粗大曲张,或呈青紫、绛紫、 紫黑或紫色网络者,皆为血瘀之征象。 * 正常舌下络脉 病理舌下络脉 病理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舌色变化之前。 * 望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之苔是由胃气蒸动胃阴上潮于舌所形成,异常之苔则是由胃中浊气上泛于舌所致。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现代研究证实, 丝状乳头是形成舌苔的基础,乳头间夹杂有食物残渣、脱落细胞、细菌、唾液等。 中医理论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哲学思辩相结合的产物。 * 一、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 特 征——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 作为衡 量标准。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者,称为薄苔;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辨 证——薄苔提示外感疾病初期在表,病情轻浅,或内 伤轻证;厚苔提示表邪入里,或胃肠宿食或内 有痰湿;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盛入里;反之则 是正复邪却。 (见下图示) (一)薄、厚苔 * 薄 苔 示邪盛病进 示正复邪却 厚 苔 * (二)润、燥苔 特 征——干湿适中曰“润苔”;伸舌欲滴曰“滑苔”; 干燥无津曰“燥苔”;干而粗糙曰“糙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正常表现、若病亦示津液未伤。 滑苔——主痰饮、主湿。 燥苔——示津液已伤或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证。 辨 证 润 苔 糙 苔 * (三)腻、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