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情境介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课堂情境介入

浅谈语文课堂情境介入   【摘要】 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情境资料的大量涌入,使得语文课堂不再只是一张嘴、一支笔加一块板的单一教学,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活泼有趣。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解释和探究了语文课堂情境介入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并总结了在运用情境介入课堂时应该注意与避免的问题,从而使该教学方式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情境介入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97-01   说到情境介入,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只要有过一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几乎都有意无意地用到过。譬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你也许会用一些波飞云卷的画面来制造视觉冲击;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你也许会配上一曲《高山流水》来创设氛围;讲《羚羊飞渡》,你也许会播放一段《泰坦尼克号》大船撞击冰川时的视频来巧妙设悬;讲《罗密欧与朱丽叶》,你也许还会让学生来一段激情满怀的角色对读……这些都是介入了情境的语文课堂。   情境的介入途径一般有“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六种。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间的频繁交流,以及教学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这六种情境介入方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常客。   我们偏爱情境,是因为它优势明显。   1 语文课堂情境介入的优势   1.1 情境介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而情境介入的原则之首正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譬如在讲《雷雨》时,关于周朴园的形象,如果我们这样设问:“请大家归纳一下周朴园的形象特点”,估计没几个学生会积极主动回应你;但是如果你换种方式提问,“30年来周朴园保留着鲁侍萍在时的家具摆设,是真情还是假意?周朴园给侍萍的支票是出于爱还是为了摆脱?”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因为具体情境让他们的思考更有方向。抓住一个情境,引发一段争议,对于爱思辨好独创善批判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无疑会被激发出来。   1.2 情境介入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   介入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富有美感、意象广远的具象,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感受、观察、储存表象的过程,也会不自觉地对表象进行加工、融合,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无疑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敏自如。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往往也是缘于最初的广泛积累和后期的自觉加工、融合,然后受某一具境的激发而产生顿悟的。因为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再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人就会顿悟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1.3 情境的融入能“寓教于乐”   设“境”动“情”,是情境介入的宗旨。语文课堂的情境,以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入情”,以动人的旋律让学生“移情”,以精彩的视频让学生“动情”,以激情的表演让学生畅快地“抒情”,让学生在体验“境”中接受知识,寓教于乐。这好比盐与汤的关系,让你吞十克盐,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若让它融在一碗美味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快乐吸收。情境介入的课堂,就是一碗融了十克盐的美味的汤。   2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场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叶圣陶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些都是我们植入情境的依据。然而,任何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偏差,情境介入亦然。   2.1 混淆概念   我们不能把一节影视欣赏课或音乐欣赏课或是一次简单的春游来替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与阐发。譬如讲《城南旧事》,有的教师就用电影代替课文阅读,学生是兴致勃勃了,但语文课的特质却弱化了。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因为读者的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外,更是因为语言文字的留白特点,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是其它艺术媒介所没有的特质。   2.2 淡化目的   情境介入,要合乎语文课的教学目的,要合乎一堂语文课的容量要求。这好比往菜里加盐,一勺子是极品,十勺子却会让人生厌。譬如有人在讲《滕王阁序》时,他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一节四十分钟的课,等他把图片、视频放完,也就差不多下课了,这样就完不成教学目标,得不尝失了。因而在情境教学时,对于重合的境,我们要合取,要能忍痛割爱,一张就能展示滕王阁面貌的图片,就无需用两张;三分钟就能概述王勃生平的视频就无需让它延长到五分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