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课件

油气储层改造— 增产措施—物理方法(改变油气层的孔隙结构、渗透性质) 主要方法—压裂(水力、高能气体)和酸化 压裂增产机理:沟通油气储集区(井—产能区)、改变流型(径向流—单向流)、消除井底污染。 (3) 限流法分层压裂工艺 工艺要点 (1)根据压裂要求设计射孔方案。即根据每个处理层的厚度、破裂压力和需要液量确定射孔位置、孔数和孔眼直径。 (2)必须保证每个孔眼畅通,可先用挤酸预处理疏通孔眼。 (3)为保证尽可能多的射孔层段被压开和每层有足够的排量,应在套管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排量。 (4)在允许的最大排量下,孔眼摩阻必须大于各层间破裂压力的差值。即形成的井底压力应高于所有层的破裂压力。 (5)各层间不能串通,以达到分层压裂的目的。 4、斜井压裂工艺 造成压裂砂堵的原因主要是裂缝宽度不足,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因素: 压裂液:粘度、滤失性; 弯曲裂缝造成的附加摩阻; 多裂缝。 相对于直井,斜井压裂更易产生弯曲裂缝和多裂缝。弯曲裂缝意味着高的裂缝进入摩阻,多裂缝意味着更短、更窄的裂缝,更高的净压力,增加了脱砂的风险。解决斜井压裂砂堵的问题,应该想法消除弯曲裂缝造成的附加摩阻,避免产生多裂缝。 斜井压裂工艺措施及方法 5、泡沫压裂工艺 泡沫由气液两相组成,具有静液柱压力低、滤失量小、携砂性能好、助排能力强、对地层伤害小等特点。泡沫压裂特别适合于低渗透、低压及水敏地层的油气藏改造。 泡沫压裂以CO2和N2为主: N2--泵注时为气体,井口形成泡沫; CO2--泵注时为液体,在井底或地层中气化,形成泡沫。 CO2泡沫液优点: 1.具有更高的液柱压力,可用于深层、高压地层的压裂而无需过高的井口压力和水马力。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体系的pH值降低,减少了对地层的伤害,也降低了压裂液的表面张力,有助于压后返排。 一、压裂设计的基本任务 1.在给定的储层与注采井网条件下,根据不同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预测井在压后的生产动态。 2.根据储层条件选择压裂液、支撑剂类型;确定设计需要的压裂材料用量。 3.根据井下管柱与井口装置的压力极限,确定泵注方式、排量、设备功率与地面泵压。 4.确定压裂施工时压裂液与支撑剂的泵注程序。 5.经济评价及优化。 6.设计检验(应满足:开发与增产的需要、现有材料和设备具有完成施工的能力、保证安全施工的要求)。 二、压裂设计参数 (一)压裂设计参数分类 为了充分评价储层的供给能力并确定与压裂施工有关的设计参数,一个完整、优化的设计程序需要一套齐全准确的数据。(可控制参数和不可控制参数) 1、油气井参数(压裂井的施工条件,可控) ①井的类别与井网密度; ②井径、井下管柱与井口装置的规范、尺寸及压力级别; ③压裂层段的固井质量; ④射孔参数(位置、长度、弹型、孔数、孔眼尺寸) ⑤井下工具(名称、规范、尺寸、压力级、承受温度与位置) 2、油气层参数(决定井在压裂前后的生产反应) ①储层有效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及垂向分布; ②储层有效厚度及其平面展布; ③储层压力梯度与静压力; ④储层静态温度; ⑤储层流体性质(密度、粘度、压缩系数); ⑥储层岩石力学性质(泊松比、扬氏模量、抗压和抗张强度、布氏硬度); ⑦储层地应力的垂向分布及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方位; ⑧遮挡层的岩性、厚度与地应力值。 3、压裂参数 (决定裂缝几何尺寸与导流能力) ①裂缝高度、储层上下遮挡层的地应力差; ②裂缝延伸压力和裂缝闭合压力; ③压裂液视粘度、流态指数和稠度系数; ④压裂液初滤失和综合滤失系数; ⑤管柱与孔眼摩阻; ⑥压裂液滤失高度的垂向分布; ⑦支撑剂类型及性质; ⑧支撑剂导流能力与水力裂缝中支撑剂层的渗透率; ⑨压裂施工时的泵注排量; ⑩设备功率及其压力极限。 4、经济参数 ①施工规模(总用液量与支撑剂量); ②施工费用(压裂材料、设备及其它辅助费用); ③油、气产量及产品价格; ④计算净收益的时间及净贴现值。 (二)有效渗透率 1、压力恢复试验(地层平均值) 2、生产测试分析(地层有效渗透率与井壁效应) 3、地层条件岩心测定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4、使用井的生产动态数据(日产量或累计产量,借助油藏模型进行生产历史拟合) 5、常规测试数据应校正到地层条件 6、由测井孔隙度—渗透率图版(或关系式)估算 7、油气田等渗透率图估算 (三)有效厚度(压裂效果,选井层,设计优化) 1、岩心资料分析为基础,单层试油资料为依据,利用测井解释资料加以确定(试采、开发资料检验和修正)。 2、使用油气田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