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鼻窦手术同仁经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镜鼻窦手术同仁经验课件

手术方式 0度镜技术(鼻丘径路):以Wormald为代表,0度镜下操作,以鼻丘为标志切除额隐窝前壁进入额窦,用中甲根部或中甲腋黏膜瓣修复额隐窝前壁裸露骨面。先作中甲根部或中甲腋黏膜瓣,钳咬鼻丘前壁入鼻丘,额窦探针沿鼻丘气房后壁后方探查额窦口,确认有气房进一步咬除鼻丘后和顶壁,去除额气房,充分暴露额窦口,黏膜瓣修复额隐窝前壁裸露骨面。 手术方式 70度镜技术(钩突径路):保留钩突上端作解剖标志,钩突上部附着眶纸板,术中在钩突附着缘与中甲间探查额窦口;钩突上部附着在中甲根部、颅底或上端分叉,术中在钩突附着缘与眶纸板间探查额窦口。 钩突径路和鼻丘径路的主要区别:   钩突径路    鼻丘径路 核心 对钩突上端附着点   对鼻丘气房及额       位置的评估和处理     气房的评估和处理 操作方向 从后下向前上 从前下向后上 对鼻丘气房的处理 未强调,     强调,大部去除         多开放其后内壁    对钩突的处理 强调去除其上部 在实际操作中已去除 手术设备 对带角度的鼻内镜  对带角度的鼻内镜        和手术器械要求较高   和手术器械要求较低 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手术 额窦口前后径小和或内鼻嵴发育不良、前期内镜手术失败需再手术、广泛额窦鼻息肉、额窦外伤、额窦肿瘤等以及额窦骨成形+脂肪填充失败的病例。 改良经鼻内镜Lothrop手术 处理原则: 保留钩突残端与筛泡前上壁,可作为对额隐窝定位解剖标志,多数切除钩突残端,额隐窝便已开放,无需对额隐窝过多操作(除非存在大鼻丘气房、额泡或眶上筛房)-DrafⅠ。 开放额隐窝(DrafⅡ DrafⅢ):要有充分的理由:最大程度药物治疗没有能够改善额窦症状;部分前筛切除未能成功。额隐窝本身积脓,不是对其手术的理由,额隐窝手术进行手术仅有少数几个理由,包括额窦真菌病;气压性损伤;粘液囊肿;引起阻塞的骨瘤等此区域的其他病理改变。 额窦口操作而不扩大,易术后狭窄(操作之必扩大之4mm)。 手术并发症: 鼻内镜额窦手术的并发症可大致分为: 筛前动脉损伤、眶纸板损伤和前颅底骨折等术中并发症 额窦引流通道狭窄闭锁和复发性额窦炎等术后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 由于术中出血、解剖标志不清、筛前动脉管扩大或低位等,均导致手术误伤筛前动脉管,继而累及筛前动脉。筛前动脉一旦受损,压迫或电凝止血多无困难。警惕术后可能出现的眶内或颅内出血,必要时请眼科和神经外科协助诊疗。 术中损伤前颅底骨质导致骨折,可能引起脑脊液鼻漏,术中即可见清亮液体自额隐窝后上流出,应及时修补漏孔, 多可避免严重后果。 手术并发症 额窦引流通道术后狭窄和闭锁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常与术中对窦口周围黏膜处理不当有关, 轻者术后额窦炎反复发作,个别患者可引起突入颅内的巨大黏液囊肿。 避免引流通道狭窄和闭锁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适应证; ②在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精细操作; ③谨慎应用电动吸引切割系统,妥善维护窦口周围黏膜;④必要时在窦口置管等。? 内镜鼻窦手术 -同仁医院经验介绍 一、围手术常规处理 入院与术前 1、七大常规 2、鼻分泌物涂片、变应原皮试(皮肤点刺)、 IgE (总/过筛/特异性) 3、嗅功能、鼻阻力 4、CT 骨窗 3 张水平/冠状/矢状位 W2000 L200 软组织窗 1张 冠状位 W350 L40 5、抗生素口服 6、激素 甲泼尼龙片24mg 或泼尼松片30mg 晨起顿服 短期治疗10-14天 维持治疗 根据病情每5天减1片7、粘液促排剂 吉诺通 0.3 Tid 入院与术前 8、内科病: 哮喘-呼吸科、麻醉科会诊 肺功能正常(原则上急性发作3月后才考虑手术) 手术能控制鼻部症状,难彻底治愈;对哮喘控制 有一定作用,不能治愈哮喘。手术开放应充分, 多去筛房黏膜、骨隔,减少变应原接触。 高血压—测血压Bid 利血平(耗竭肾上腺素受体储备)、阿司匹林术 前停用1周,内科调整药物。 糖尿病-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 9、立止血 2Ku 术前30m im / 2Ku 术中 入壶 术后与出院 1、静脉抗生素3-5天后改口服10天 2、激素口服/鼻用(抽纱条后即用,中隔手 术术后1周用) 3、促排剂(抽纱条后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