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DTA小分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吸收金属以及土壤金属形态影响
EDTA小分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吸收金属以及土壤金属形态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EDTA、小分子有机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对小麦幼苗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效应,并且通过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种植后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形态。结果表明:EDTA的添加导致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柠檬酸和酒石酸的添加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螯合剂的存在明显增加了Pb、Cu和Zn在幼苗根部和茎叶的富集,并增加其由根部向茎叶的运输,但对Cd作用较小。小麦幼苗收获时,除Cd外,其他元素可交换态金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增加,而各元素的可还原态由于螯合剂的加入而有明显下降。添加螯合剂的情况下,富集量与可交换态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有所提高.因此,小分子有机酸与EDTA一样,均可影响生物可利用形态,增加金属的可利用性,在诱导植物提取重金属的研究中有很大潜力。与此同时三种螯合剂可以影响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形态,并且可能导致还原态以及氧化态向可交换态转变,从而也增加潜在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EDTA小分子有机酸重金属形态植物修复
本实验采用植物盆栽培养实验法研究了EDTA、柠檬酸和酒石酸对植物幼苗吸收重金属的效应。实验同时分析了植物幼苗收获时土壤各金属的形态,探讨了添加天然可降解小分子有机酸对金属元素形态的效应与添加人工合成螯合剂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幼苗金属吸收与金属形态的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螯合剂添加对幼苗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供试土壤采集曲阜市单家村煤矿区煤矸石山堆附近土壤作为土壤样品。Table1 selecte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the test soil
1.1.2植物材料以小麦(济宁16号)为试验植物,小麦种子取自济宁市种子公司。将小麦种子至于铺有白纱布的白磁盘中,放入光照培养箱,保持(20±1)℃,光暗比为12h∕12h。三天后,进行移植。
1.2盆栽试验
将土样磨碎,过80目筛尼龙筛。在300mL的塑料杯中加入200g土样,以KNO3、KH2PO4形式施加N100㎎·㎏-1和P100㎎·㎏-1,植入16棵长势良好且基本一致的小麦幼苗,每天观察,并保持水分。等植物生长到7d后,分别加入5mmol·㎏-1EDTA、5mmol·㎏-1柠檬酸、5mmol·㎏-1酒石酸,对照组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各组种植4份。加入加配体14天后,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并将幼苗整株取出,测定植物体内Cu,Pb,Zn,Cd,Mn含量。同时将种植后的土样风干,研磨过80目筛,采用改进的BCR法分析中金属形态(Filgueir,2002)。同时湿式消解,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时混合收获后的样品,随机取3份作为平行。
1.3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测定
土壤样品采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分解体系(柴阕,2000):称取0.5g(准确到0.1㎎)风干土壤于50mL锥形瓶中,再用少量去离子水湿润,加王水8mL,加热保持微沸至有机物剧烈反应后,加入高氯酸5mL,继续加热至土壤分解呈灰白色,再用0.12mol·L-1的硝酸溶解。待溶液冷却后用50 mL容量瓶定容,再用0.45um滤膜过滤,得澄清透明待测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1.4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80%的丙酮溶液提取,采用721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下分别测定叶绿素a、b的吸光度,根据在该波长的系数求出叶绿素含量(李合生等,1985)。
1.5植物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快速消煮法,植物收获洗净,在65℃烘干24h,称干重(约0.3g),置于50mL锥形瓶中,再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湿,加4mL浓硫酸摇匀,分两次各加入30﹪过氧化氢2 mL,待激烈反应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是固体物质消失成为溶液,待浓硫酸发白烟,溶液呈褐色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30﹪过氧化氢2 mL,继续加热消煮,冷却,再加入30﹪过氧化氢2 mL消煮,如此反复,直至溶液成无色或清亮后,再继续加热以除尽剩余的过氧化氢,取下冷却后,用蒸馏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用0.45um滤膜过滤,得待测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待测。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幼苗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EDTA的添加,导致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茎叶生物量为对照组的86%~90%。这可能是由于EDTA的加入增加了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在螯合剂和重金属的双重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一程度抑制。而添加柠檬酸和酒石酸后,小麦幼苗茎叶生物量与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说明施加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