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战役中苏联顾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州战役中苏联顾问

惠州战役中苏联顾问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在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思想指导下,大批苏联顾问进入广东国民政府及国民革命军内部,开始对其进行“布尔什维克改造”。对于这些苏联顾问的地位,史学界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苏联顾问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从旧军阀部队转变过来的革命军的素质,并在一些关键战役中令人刮目相看,其中发生在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期间的惠州战役就是典型的例子。   最近,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公开了曾在第二次东征期间担任过国民革命军最高军事顾问的亚·尼·切列潘诺夫的回忆录,他从第三者的视角回顾了这次东征中最艰苦的一战。传奇般的“铁城”   1924年冬,背叛孙中山的广东军阀陈炯明趁国民革命军主力北上江西之机,打算趁虚而入,夺取国民政府首都广州。为防患于未然,1925年2月至11月,国民政府以留守广州的黄埔学生军为主力,先后两次东征讨伐。对于这两次东征,我(指切列潘诺夫)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唯一还历历在目的恐怕就是那传奇般的惠州要塞攻坚战了,它发生在第二次东征期间。   惠州是陈炯明的老巢,也是他发家的地方(陈炯明曾在惠州举行反清起义,死后也葬在惠州)。早在第一次东征时,惠州要塞就是东征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心病,他试图靠“人海战术”拿下惠州,但被苏联顾问罗加乔夫拦下了。事实证明罗加乔夫是对的,惠州像所有欧洲中世纪要塞那样有着“传奇般的荣誉”,当地人说自有要塞以来的1000多年里,无论是席卷欧亚的蒙古军还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都未曾从正面攻克过惠州。1923年夏,孙中山曾亲率3万来自云南和广西的“客军”围攻惠州,还从苏联争取来3架飞机助战,向要塞投下近百颗炸弹,孙先生甚至借鉴1552年俄国伊凡雷帝攻占喀山战役的经验,在惠州南门城墙脚下挖地道埋雷,把城墙炸塌了100余米,可陈炯明部名将杨坤如很快指挥守军在城墙倒塌的地方用圆木尖重新恢复防御,攻坚战功败垂成,从此惠州在许多人心里留下“铁城”的印象。很显然,尽管东征军不再像前几次由旧军队的雇佣兵组成,来自黄埔军校的学生兵充满战斗热情,但他们军事素质之低??也是“出乎意料”的,如不认真训练,东征军所要流的血恐怕要染红惠州城墙。   经过第一次东征的锻炼,参加第二次东征的黄埔学生军更有战斗力了。当部队陆续集结到惠州外围后,根据我的建议,以蒋介石亲信何应钦为首的一小队中国军官和苏联炮兵顾问别夏斯特诺夫、根纳季·基列夫,机枪顾问帕洛夫,工兵工程师雅科夫列夫一起对惠州进行了突击侦察。当时我们在距惠州1000米左右的地方悄悄登上一处高地,可是从望远镜里的情况让我们感到沮丧:惠州坐落在东江左岸,被江水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又被高约8米(有些地方甚至10米),厚6~9米,长6000米的城墙保护着,城墙外部和一人高的城堞全是石头砌成,城堞的缝隙间是守军设置的枪眼,城门上耸立着高高的瞭望塔。为抵御东征军,惠州城门已被守军用很粗的圆木顶死。惠州东城三面环水,还有一面用宽7~8米,深约4米的壕沟护卫,而西城则被北面的东江、东面的西江、南面的壕沟、西面无法涉水而过的湖泊掩护起来。我们从当地农民口中得知,惠州北门是唯一能供大部队正面进攻的区域,可那里只有一片两三百米宽的狭窄地段,敌人用几挺重机枪就能封锁住!   混乱中的一颗救命稻草   第二次东征发起前,国民政府以为陈炯明军队有3万人,后来才知道只有2.2万人,但就当时而言,陈部的给养和装备堪称一流,尤其陈炯明麾下的林虎和洪兆麟两位师长作战凶狠,在第一次东征时就给国民革命军来了“下马威”。到了第二次东征期间,陈炯明还勾结广东南部军阀,大有“你敢打惠州,我就敢打广州”的意思。看来,东征军要想粉碎陈炯明集团,除了速战速决,别无他法。   而对于攻取惠州的难度,大家都心知肚明。经过反复权衡,蒋介石把主攻任务交给自己嫡系的第1军2师4团和第3师。为了强攻北门,4团于10月10日12时前全部进入预定阵地,但负责侧翼保护的第3师直至总攻发起前也没能完成对惠州西、南和东南方向的包围。事实上,第3师负责进攻方向上的敌人是最薄弱的。   10月10日,由4团团长刘尧宸(国民党员)、团顾问舍瓦尔金、炮兵顾问兼第2师顾问组长别夏斯特诺夫、工程师雅科夫列夫、炮兵顾问基列夫以及4团炮兵连连长组成的指挥部终于制定出强攻作战报告。在报告中,雅科夫列夫是这样写的:   “屡遭战祸的居民早已离开这块土地。为了拓展射击视野,惠州城防司令杨坤如将军(就是1923年挡住孙中山大军的守将)还把城墙附近的房屋全都拆毁……但在那片唯一可发动总攻的狭窄地带,我们发现离城墙约100米处有一条水量丰富的河渠,渠上还有狭窄的石桥。更令我们惊喜的是,到了小渠南面竟然还有3条宽3米,长约600米的陡峭堤坝。这一发现令我们惊喜不已,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那里部署火炮!我们为了此次强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