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体重儿体弱儿管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产低体重儿体弱儿管理课件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健康管理 吉林市儿童保健中心 概论 早产儿:胎龄<37周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 体重在2000克以下或体温不正常、生活能力差者,酌情增加访视次数,给予额外指导。 早产儿出院时的生长状况 生长水平低于同胎龄的足月婴儿 骨骼、大脑、瘦体质到矫正胎龄40周时,仍需要相对更高的营养素 蛋白质和能量缺乏;骨骼矿化不足;维生素A的储存不确定;抗氧化剂的耗竭;锌缺乏可能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院后的随访 体重、身高、头围、贫血 维生素D、E缺乏的症状及体征 视力、智力水平、脑瘫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后访视指南 1、访视次数: 体重<2000g 或体温不正常、生活能力差者,每周访视1~2次或酌情决定。 体重>2000g,情况较好者,每周访视1次或酌情决定。 2、访视内容: (1)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院后随访时要重点关注 体重、身高、头围、贫血 维生素D、E缺乏的症状及体征 视力、智力水平、脑瘫 (2)除按照正常新生儿访视要求服务外,还应重视提供以下服务指导: 喂养指导 保温指导 护理指导 母乳喂养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 补充铁:应从2~4周龄开始,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 使用强化剂补充钙、磷、锌、维生素D、蛋白质. 可以采用添加DHA和ARA的铁强化剂。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替代母乳 婴儿4-6个月时引入辅食 监测生长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 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强化剂 婴儿体重达到3.5kg后,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强化剂)喂养一直到9个月 母乳与早产儿配方奶交替使用, 补充铁4mg/kg/d 配方奶喂养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提供高能量密度、铁强化配方奶 采用高营养素密度配方奶,如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 采用添加DHA和ARA的配方奶 婴儿4-6个月时引入固体食物 监测生长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指导 1、保温指导: 定时测体温,每4~6小时测一次,做好记录(每日体温正常波动应在360C~370C之间)。 室温应保持在240C~260C,避免穿堂风; 更换衣服或尿布时应预热后使用;天气寒冷时应给新生儿穿衣服、戴帽子;还可将新生儿放在母亲怀抱中直接接触母亲肌肤保暖。 以婴儿手足温暖为宜。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指导 2、洗澡指导: 新生儿出生体重<2000克时,体重未增加以前不要洗澡; 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脐带脱落后可每日洗澡; 室温在280C左右,水温按体温调在380C-400C为宜;所有的浴巾、衣物应预热后使用,出浴后应先将新生儿头部擦干。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指导 3、其他指导: 注意更换新生儿体位,定时翻身。 吃奶后应将新生儿头部侧向右边,以免吐奶后吸入呼吸道中。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指导 4、教会家长危险症状识别,当新生儿出现以下任何一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不吃奶; 体温在37.50C以上或感觉皮肤发烫;体温在35.50C以下或感觉皮肤发凉; 呼吸次数60次/分或以上;严重胸凹陷; 惊厥、嗜睡或昏迷; 手、足皮肤黄染; 囟门突起; 耳部脓性分泌物; 皮肤脓疱达到5个或很严重; 脐部发红波及周围皮肤或有脓性分泌物。 5、新生儿满2周及28天时各测一次体重,对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克,紧急转诊。 健康问题儿童管理 健康问题儿童 1、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分析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 2、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腭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了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管理的方法 1、“记录”初诊和复诊的诊疗情况 在儿童保健手册22页“体弱儿管理记录”上 2、运用 “0—6岁儿童疾病(缺点)登记簿”,将问题儿童逐一登记上,便于统计上报。 管理的方法 3、建立标识,便于复诊寻找 每一位新发问题儿童在“儿童保健手册”的首页左上角画“△”建立标识。 经治疗转归者及时结案,并将“△”涂实,如“▲” 4、结案:问题儿童治愈后,及时在各种“记录”中以“以治愈,转健康儿管理”文字形式结案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由于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症,称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简称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临床分二型 热量缺乏为主型:多见。热量摄入轻、中度不足所造成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等轻、中度症状。 蛋白质缺乏为主型:蛋白质缺乏综合征或恶性营养不良。目前已非常少见。 儿童早期营养的重要性 营养不良的近期后果: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 体格发育和脑发育、智力发育 营养不良的远期后果: 学习能力、活动能力的缺损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