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历史地震   一、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概况   安宁河发源于四川冕宁县菩萨岗东西两股溪流——柯别河和北茎河。两河于大桥镇汇合后始称安宁河,古称孙水、白沙江、台登水、西泸水,清代称安宁河,取河水安宁之意。该河由北向南流经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县城以南汇入雅砻江,全长313千米。   安宁河断裂带北起石棉,中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会理,向南伸入云南境内大姚一带,四川省境内长约300多千米。这一构造活动区域从北至南发育有海棠、栗子坪、孟获城、大桥、冕宁、泸沽、西昌、德昌、米易等大小构造盆地。其中栗子坪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厚度达150米;西昌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厚达180米。该断裂带岩层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超基性、基性、酸性等各类岩浆岩构造。该构造地貌以冕宁、西昌一线为界可分北、中、南三段。[1]   北段(石棉至冕宁间)地势构造呈强烈抬升运动,地貌为高山峡谷形状,沿断裂带有近南北向菱形构造分布,断裂水平位错不明显,地震活动较弱。   中段(冕宁至西昌间)为安宁河谷,新构造活动最强,角砾岩、糜棱岩分布广,结构松散。沿安宁河谷东侧的东支断裂,在第四纪沉积物中发育一组南北向小冲断构造及柔褶构造呈定向沿断裂分布,其中泸沽南面鹰嘴岩V级阶地砾石层被断错;沿安宁河谷两岸发育线状排列的断层带,第四纪早更新世昔格达层断开,河谷地貌受断裂控制;石龙后山一带上覆更新世与中更新世地层,有明显断错现象。全新世至现今该段以抬升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   南段(西昌至米易、会理间)新构造活动减弱,以西昌为中心,向南相对抬升,其中西昌、黄联关、太和一带东、西两侧阶地I级保持对称,Ⅱ级阶地西侧高,东岸低,升降运动有反复变化。   安宁河断裂带南段和会理、攀枝花一带,深部构造复杂,上地壳厚20公里,分两层,上层速度值5.85公里/秒,下层速度值6.05公里/秒;中地壳厚40公里,分两层,上层速度值6.3—6.4公里/秒,下层低速层5.6—6.0公里/秒;下地壳厚度55公里,其速度值6.6—6.8公里/秒。与华坪、永胜、会泽对比,上地壳在横向及纵向极不均匀,P波速度垂向呈不连续梯度过渡或常速度层加梯度过渡带。[2]   则木河断裂带北起西昌,经普格、宁南,南达云南巧家附近与小江断裂相接,四川境内全长140公里,宽3—5公里。该断裂带北段较窄,南段较宽,与安宁河断裂带并非相交,基本保持斜列关系,与小江断裂带呈斜接,总体走向北30°西,倾北东,倾角50°—70°。主体由缸窑断裂、大石板-扯扯街断裂、普格-松新断裂、松新-宁南断裂等组成,呈雁列展布。该断裂带形成于印支期,新生代地层受青藏高原地块强抬升运动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活动强烈,地貌沿断裂带从北至南有西昌、拖木沟、松新、宁南、巧家等构造盆地,盆地内为一系列河湖相沉积。   该断裂带主要集中在荞窝-大箐梁子段。现今大箐梁子-拖木沟之间可见长达30公里的裂缝带,单条长30—50米,最长达340米,沿主要断裂走向呈北西20°—25°分布。地貌上呈现地震槽谷、地震阶、地震塌陷。地震槽谷的宽度与地裂缝带长度成正比,地裂缝带在地势陡峭的大箐梁子-乔窝段,重力影响形成线状陡坎、陡崖带。   该断裂带地震活动强度大,公元624年、814年、1732年、1850年曾多次发生过6—7级地震。地震活动造成强烈的新构造形变及位错,沿断裂可见长数百米至数公里,宽约数米至数十米,高度近百米的第四纪堆积物受地震影响而形成的构造垄岗地貌。[3]   此外,川西南地区还分布有一些中小型断裂带,如盐源、木里等断裂带。   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   1. 1536年3月19日西昌7.5级地震   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 年 3 月 19 日 )丑时, 建昌(西昌)北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8.1°, 东经102.2°,震中烈度Ⅹ。[4]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地震声吼如雷数阵,四川行都司、建昌卫、建昌前卫(治今西昌市)大小衙门、官厅、宅舍、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摇倒填塞。死亡近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至二十九日(20日)时常震动有声,间有地裂涌水,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城室尽塌,军民惊惶。城西东岳神祠倾圮,邛海东岸一寺庙倾颓。白塔寺铜香炉折其右耳。泸山光福寺坍塌,段氏所施之田,尽皆化为沧海。山崩石裂,火烧焚压,烈风可畏,五昼夜雷声不绝,山泉河水尽皆黄浊。宁番卫(治今冕宁)同日地震,房屋墙垣倒塌无存,压死指挥刘英,千户刘爵、郑廉及军民男妇。越巂卫(治今越西)遍卫城屋倾倒者十分之七,城乡内外压死者不计其数。镇西所(治今甘洛县正西)、邛州(今邛崃)、雅州(今雅安)、崇庆州(治今崇州崇阳镇)、嘉州(今乐山)、眉州(治今眉山)、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