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与CT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6例相关性研究
超声与CT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6例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宫内节育器; 穿孔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是一种长期、高效、经济、可逆的常用避孕和节育器具。首次设计IUD并应用于人类的是波兰医师Richard Richter,自1909年至今经过不断改进和变化,目前在用的各种类型和材质的IUD就有30~40种之多,其中主要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形等,临床一般会根据不同类型和材质IUD的特点选择性应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的大国,有统计显示我国使用IUD的女性约占育龄妇女的50%以上[1],在用人数应有几亿之多,所以安全使用IUD并防止穿孔等并发症更为重要。子宫穿孔是放置IU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穿孔常合并腹腔内出血,若未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2]。有统计国内IUD引起穿孔的发生率为0.02%~0.88%[3],但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规范化的操作,发生穿孔的意外情况显得更为少见。本文收集6例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的IUD意外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规范IUD的使用和严格防范意外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放置IUD时均为已婚已育的育龄女性,年龄分别在23~41岁之间,均自愿要求并选择IUD放置术施行避孕,经妇科体检均符合IUD放置术条件,无禁忌证,遂分别按照相关医学操作施行了IUD放置术。在放置术后2~12个月内,本组中有4例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加等症状,遂入院就诊;另外2例在放置术后1~2年时,均发现避孕失败而已“带环怀孕”,遂分别进行了流产刮宫术,其中1例在流产后1个月内又因持续腹痛、腰酸而就诊,另1例流产后为了继续避孕,仓促之下再次放置了IUD,3个月后出现憋尿时明显腹痛、不适等症状又到院就诊。以上6例最后就诊均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为IUD意外穿孔,并最终经过手术证实。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A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MX 4000 Dual多层螺旋CT扫描机作为IUD意外穿孔的诊断设备,分别对6例患者进行超声和CT诊断。
2 结果
就诊后考虑到发生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6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超声与CT相应检查,并均明确了意外穿孔的诊断及穿孔异位的具体部位。最典型的是前述最后1例“带环怀孕”者,在施行流产刮宫术后,因其急于要求避孕又仓促再次放置了IUD,结果出现了憋尿后明显的腹痛、不适等症状,就诊后经超声检查诊断为IUD穿孔异位于膀胱(图a);进一步CT扫描显示膀胱右侧壁处、子宫腔内分别有一处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其中膀胱右侧壁处者为“带环怀孕”前最先放置并穿孔异位于膀胱的IUD(图b),而子宫腔内者是流产术后再次仓促放置的IUD(图c);盆腔正位X线片也清楚显示了两枚IUD影(图d)。经统计发现,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形态分别为V形、T形和链条形,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尖角,而非圆钝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形态。本组中有2例为IUD部分性穿孔于子宫壁外,但仍有少部分嵌顿于子宫壁内,4例为完全性穿孔并游离异位于子宫壁之外。经患者同意,根据超声与CT的诊断和指导,及时为6例IUD意外穿孔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补救取环术,术后再次行超声、CT检查确认无误,并给予相应抗炎补液等处理,至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IUD放置术后若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月经量增加等症状时,要考虑到有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超声与CT检查无疑是明确诊断和指导下步补救手术的重要方法,本组6例均得益于此。
有学者认为具有尖端锐角的IUD,其下端可刺入子宫颈管皱襞或穿透子宫壁[4]。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全带有尖角,全组均符合这一观点。IUD放置术毕竟不是直视的操作过程,术者有时对子宫的位置和倾斜程度、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不能做到详尽了解和掌握,加之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手术操作不严谨或技术水平差,则可出现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4]。再说,产后及哺乳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