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对引流管加强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38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清除手术, 从手术后夹闭到开放这期间对引流管进行护理, 正确放置引流管, 仔细观察引流管的颜色和流量, 拔管时加强护理。结果 经过对引流管的积极护理, 使颅内血肿患者病情好转, 并发症发病率低, 治疗周期缩短。结论 对引流管的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了脑出血的死亡率, 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管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有效方法, 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减少死亡率, 治疗效果好, 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由于手术清除血肿后, 颅内易感染, 血块堵塞等会影响治疗效果。因而有效地引流可以抑制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又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本文选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这期间, 本院治疗的38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清除手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自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颅内血肿者, 男性24例, 女性14例, 年龄26~76岁, 平均(42.4±5.9)岁。所有患者都经过CT证实为脑出血, 出血位置:基底核区13例, 壳核外囊区16例, 脑叶区9例, 出血量35~90 ml, 平均为(47 ml±5.9 ml)。
1. 2 治疗方法 由CT定位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穿刺点的位置以血肿为中心, 距离头皮最近, 五大血管的非主要功能区内。穿刺成功就可以定位引流管, 抽出血肿液体, 首次应为陈旧血量的30%~60%。使用生理盐水多次清洗血肿腔, 直到流出液为清澈, 注入血肿液化剂并接上无菌引流袋, 用无菌敷料将引流袋包扎固定。
1. 3 效果评价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法, Ⅰ级:完全康复, 能进行日常生活。Ⅱ级:部分功能得到改善但还未达到Ⅰ级。Ⅲ级:卧床但意识清醒。Ⅳ级:病情加重或是死亡。
2 引流管护理
2. 1 护理①体位:术后使穿刺部位保持悬空, 等患者血压平稳后床头可抬高15~30°, 这有利于血液回流,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对于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约束带, 24 h看护, 以防引流管发生脱落移位等特殊情况。②引流装置应位于头部上方10~15 cm, 插管期间, 搬动患者时, 要关闭引流管。需要采用高位引流的患者, 复查CT时, 引流管要暂时夹闭, 防止颅内压过低带来的严重后果。日常护理时应仔细检查引流管, 以防由于受压、移位等造成引流管阻塞。③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的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实行动态监测, 以防颅内出血和颅压不稳等症状的产生。④无菌操作:穿刺口采用2%碘伏无菌棉球消毒, 每天2次。更换引流袋和纱布时, 严格要求无菌操作。⑤冲洗血肿腔时, 按照等量互换的原则慢慢清除血肿液, 仔细观察并记录排出液的颜色。若排出液颜色发红, 能看到血色, 立即用止血冲洗液(1 ml肾上腺素溶于500 ml预冷的生理盐水中), 直到出血停止。8~10 min后放开引流, 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注射止血药物。⑥每6 h用适量酒精涂抹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 防止伤口感染。⑦经过4~6次血肿清除治疗, 当清洗液和引流液无色透明, CT复查显示血肿消失, 就可以拔针, 敷料包???针孔处。
2. 2 引流管观察 引流管放置期间, 应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 仔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粘稠度以及流量。正常人的是无色透明的, 手术后1~2 d的患者可能会有血色, 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 会逐渐变成浅黄色。如果引流液颜色变深, 引流液增多, 有可能是术后颅内再出血[3,4], 若不及时处理, 会危及患者生命。引流装置应位于头部上方10~15 cm,如需更换或是调节引流装置高度时, 不要大幅度升降, 避免患者颅内压波动较大。
2. 3 拔管 引流管一般放置时间为3~4 d, 特殊情况下可以7d, 拔管前的24 h, 必须关闭引流管并尝试抬高引流管, 观察患者是否有呕吐, 瞳孔放大等症状。没有以上症状, 可以拔管。拔管后仔细观察患者颅内压是否增高以及脑脊液是否渗漏。如遇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以防颅内感染。
3 结果
本组患者38例, 治愈8例, 病情好转22例, 状况一般5例, 加重或死亡3例, 总有效率为78.95%。ADL评分:Ⅰ级8例(21.05%), Ⅱ级13例(34.21%), Ⅲ级12例(31.58%), Ⅳ级5例(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钢轧厂做好精细化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意义.doc
- 钢轨现场焊接焊头正火打磨工艺方案制定及缺陷分析.doc
- 钢铁外壳中救世情怀.doc
- 钱太多多丽丝杜克秘密生活.doc
-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浅析.doc
- 钱小萍 东方达·芬奇.doc
- 钻孔灌注桩在市政桥梁施工中运用.doc
- 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应用及质量控制.doc
- 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技术应用研究.doc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某路桥工程中应用探讨.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