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79,穿越台湾海峡封锁
1979,穿越台湾海峡封锁
2004年,美国纽约市将三十四岁的中国青年顾黎明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纽约世贸中心废墟上的“9·11英雄”光荣榜上。
2001年9月11日,纽约时间早上8时46分,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美国MMC副总裁助理顾黎明,正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塔九十五楼办公,当两架飞机撞上大楼,他的生命瞬间消失在纽约上空的烟尘之中。
2003年,经过与顾黎明父母顾馥山夫妻的DNA比对,纽约警察局终于从千千万万遗骨中找到了顾黎明的一块颌骨。顾馥山夫妻把他们亲爱的儿子隆重地安葬在他们的居住地、美国新泽西州房屋旁的纳尔逊湖公墓中。
从湛江到青岛有多远
“黎明”轮和儿子顾黎明是顾馥山船长心里永远的情结。儿子的名字,源自“黎明”轮,一艘1962年由瑞典乌德瓦拉船厂建造的一万四千吨级远洋货轮。这是身为远洋轮船长顾馥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艘轮船,是他航海事业的骄傲。出于对“黎明”轮的感情,他一改对前两个孩子以“宇”字排名的做法,决定为三儿子起名为“黎明”。
1968年4月,顾馥山接到了一个出航任务,这次任务的布置有些不同寻常。他被叫到他所在的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接受任务,而以往只要在船上接受任务就行了,这次是为什么?
不同寻常的,还有这次任务的人员配置。和他一同受命的,还有另一位船长顾民毅,即当时的“黎明”轮船长。政委也配备了两位。一艘轮船两套班子,这是超常规的配备,这次任务的起始点和目的地都并不远,而且都在国内,而顾馥山主要是跑远洋运输的。
我国自营船舶于1961年开辟远洋航线前,顾馥山已先后在中国和捷克合营的捷克国际轮船公司、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合作的中阿轮船公司任驾驶员、船长,主要在印度洋、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行。1964年他被调到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任船长。
正因为顾馥山多次成功地开辟了中国至东南亚、中西亚、非洲、欧洲的远洋新航线,一次又一次地运送特殊、危险性物资,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年轻远洋船长,1968年,一项史无前例的重任才落在了他的肩上。
顾馥山的使命是:在台湾海峡还被美蒋封锁的态势下,打通中国南北的海运通道,开辟一条安??的海上航线!首航出发地为广东湛江,目的地为山东青岛。
必须避开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是沟通东海和南海的唯一通道,中国大陆南北航道的必经之地。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随着东南沿海的解放,连接大陆沿海城市与台湾之间的商船航班从此停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实行军事封锁。1951年5月,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决定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禁止各国船只与中国进行贸易活动和在中国港口停泊。台湾国民党当局更是公然破坏国际法,以武力拦截、扣留、掠夺在台湾海峡和周围公海航行的各国商船,阻挠新中国的对外贸易。
1953年至1954年,中国与波兰合营的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两艘船舶途经台湾海峡航行时,被台湾国民党海军劫持到台湾,两船共有中国船员二十九人,其中三人被杀害,其余下落不明。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直到1968年顾馥山等接受打通南北航道的特殊任务时,中国大陆的海运船只进入台湾海峡还是一种禁忌。
然而,时不我待。多年的阻隔,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打通南北航道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顾馥山接受采访时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北方的煤要运到广东,只能经粤汉铁路,而铁路运力有限,致使运不出去的煤堆积如山;相反,中国的重工业大多在北方,钢铁厂炼钢需要铁矿砂,而国内铁矿砂的主产地在海南岛,需要几经辗转,用火车皮运送铁矿砂北上,致使这条铁路始终在超饱和中运行。
我国的造船工业不发达,自营的远洋船舶绝大多数都购自西方国家,停泊于南方各港口。南北多年不能通航,造成这些船舶无法运送华北各港口的物资。在这一尴尬局面下,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外汇,租用外国轮船来进行海内外贸易。
1966年5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批复交通部关于开辟南北航线的报告中,明确要求交通部尽快拟定试航方案。这离“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仅有几天之隔。
“文革”开始后,铁路运输部门管理瘫痪,中国运输的大动脉一条条被阻滞,货物在车站堆积如山无人管理。这种混乱也波及海洋运输业。后来,远洋运输业界得到指示,不搞“文革”,不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不搞串联,从而为远洋人支撑起了风暴中的一把大伞。
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交通部、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会同解放军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成立了试航领导小组,由交通部于眉副部长任小组长,开始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准备。
根据当时的形势,在航线上必须避开台湾海峡,走台湾东面的太平洋海区。
不能重蹈“跃进号”覆辙
顾馥山全身心投入本次航行的准备工作,并以他多年远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