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良神笔下花花世界
马良神笔下花花世界
尽管同名同姓,但这个马良没有神笔,却用照相机把真实幻作梦境一般的存在。你可以把他归类在艺术家的群体里,但这位曾经的上海广告界创意一哥又和当代艺术圈子格格不入。他的风格本来会轻易地为他打开商业摄影之门,但马良却只想做个艺术家。这是一个存在于中间地带的人,尽管也许会显得两边都不讨好,但他也似乎对此毫不介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过多的浮华,现在的马良要用这种轻佻把人们带回自己最真实的那段时光。
逃不开的舞台
尽管早有耳闻,但当马良拎着一个明显用了多年的大挎包出现在这家位于上海闹市区中思南公馆里的尊尼获加尊邸时,你依然会被他高大魁梧的身板搞得有些吃惊。当然还有那看起来相当凶狠的眼神——这也许是他作为曾经的沪上广告界最能发脾气的创意总监,保留到现在外型上最直接的东西。
8月末的上海正处在最闷热的时节,侍者送来一杯威士忌与冰汤力水混合的饮料。等到暑气完全退散,马良开口说话却是一种与外表大相径庭的平和,他对每一个挑战式的问题都不会像你常见到的那些艺术家一样报以高高在上的反讽。这也让这张极具特征的脸变得与周遭老上海式的精雕细琢开始融洽了起来,并且让人开始注意到马良从母亲童正维那里得到的遗传,后者正是你所熟悉的《编辑部的故事》种“牛大姐”的扮演者。而他的父亲马科则是一名京剧导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便出自他手。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马良必然会有些和别的孩子与众不同,除了这个取自传说人物的名字,还有就是进入当年的上海电视台少年儿童演播组,作为三个固定男主角之一演了许多年。之后这个演播组变成了小荧星艺术团,马伊、陆毅还有黄圣依等一干明星都是从这里接受到做演员的启蒙。每一年,全上海只有30个幸运儿能够进入这个团体,但因为所有考官都是从小就认识的叔叔阿姨,马良不费吹灰之力便踏上星途,尽管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需要逃离的地方。
“实际上当时是被强迫着演了很多年。我是一个在镜头前很不自然的人,而且很胆小,完全不用说发挥演技之类的。自己一门心思想着什么时候能用别的事情来帮自己离开舞台,人家都说你叫马良,为什么不画画呢?”
12岁时,马良小学毕业,被校长推荐到上海华山美校,成为这里最后一届初中美术生。暑假写生,每到傍晚老师都会收上所有人的作品在一张乒乓球台上一字排开,然后把自己认为不佳的作业铺到地上,并踩过去。这个暑假里,马良几乎每幅画上都被压满了脚印。才华被否定成了这个时期马良的噩梦,但这又不断地推着他往前走去用某种方式证明自己,比如拍电影,这个他童年偶尔被寄放在邻居的一个电影放映员的家庭时便有的理想。在马良看来,电影要比戏剧高级得多。
舞台上的成长经历和对电影的热爱让艺术家马良总能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场景中幻化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实际上他进入广告业也是因为被人忽悠觉得拍广告和拍电影差不多。当时从上海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的马良从小工做起,再从美工到导演,还有4A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从脑白金到MTV电视台那著名的“眼睛保健操”片花都出自他之手。他还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业内一哥。这一切直到8年前,马良32岁的时候,身边的变故加上一次失败的投资让他开始进入停滞时期。作为中国最好的广告导演之一,富足的生活并没有填补心里的一些空白,他觉得自己身上还有尚存的艺术家的基因,那是一种广告创意,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的独立创作的自由感。马良决定退出广告公司,给自己三年的时间,租一间小工作室开始试着当个艺术家。开始他想画画,但每天闷在画室里的工作已经不再适合他的性格。画不好还可以拍,灵感还是存在于监视器里,很快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第一个作品系列。
“我拍广告的制作设备和电影是一样的,30秒的广告我也会跟演员说说接下来怎么演,一切都跟电影似的,我这样骗自己。但归根结底对我来说这不是创作。即便现在作为摄影师也是这样,你找我去拍杂志的封面,除了编辑,我怎么还得和主编或者出版人对话听他们的要求吧,那9年做广告,我觉得类似的事情真的够了。我不怕自己多操心,但必须掌控全局。”马良说。
移动的照相馆
在外人看来,马良的创作风格也许更适合商业摄影,或者试想一下把一干名流安插在他那舞台剧式的华丽布景中。这种类似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美国著名时尚摄影师,音乐录影带导演)式的个人风格同样源自那些做广告的年头,马良知道怎样才能通过制造环境把东西拍得“又轻佻又美好”。
在他为宁浩的《黄金大劫案》拍摄的海报上,花朵组成的大幕拉开,舞台上是导演化身黄包车夫拉着一干主演在民国式的马路上,众人神情不一,心怀鬼胎。“其实做这个也是因为我和宁浩是很好的朋友,他不想把民国的形象搞得那么灰暗,所以想起我一贯擅长这种鲜艳和充满生命力的感觉,比如钢琴、马车之类的东西都拉了进来。当然答应做这个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朋友不会太管你,我还有足够的自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