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漂族”现状分析及就业策略探讨
“校漂族”现状分析及就业策略探讨
[摘 要]“校漂族”的产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存在的矛盾和社会观念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调查“校漂族”居住环境、社会交往、文化生活的生存现状,认为校漂族仍然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究其原因是没有实现就业,进而分析“校漂族”就业存在障碍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就业的策略,以帮助“校漂族”摆脱社会弱势的境况。
[关键词]“校漂族”;生存现状;因素;就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45 — 0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严格要求,致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增加,由此衍生出了“校漂族”。“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包括留在大城市)或害怕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而继续留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1〕 “校漂族”作为新近出现的一类特殊社会群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校漂族”的生存现状
1.居住环境较差,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校漂族”为了利用学校的资源考研、考公务员等,继续生活在高校及高校周围,但多数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一般是靠家里补贴和在外兼职获得,因此,“校漂族”消费的最大特点是“量入为出”,而这些收入不仅要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还要结余部分费用用于支付学习或参加培训。为了节约开支,“校漂族”通常选择交通方便,生活成本低廉的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住廉价的出租屋。一般情况下租金低就意味着住房条件相对较差、环境卫生不达标、公共设施不齐全等,这些对“校漂族”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校漂族”所居住学校附近的城中村也是外来务工人员首选的居住地,这里人员相对比较复杂,加上管理比较松散,就成了抢劫、盗窃等犯罪的高发地, “校漂族”的人生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2.社会交往甚少,人际关系得不到拓展
“校漂族”虽然在熟悉的校园及其周边生活,但交往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校漂族”与同学随???毕业的分离、二者之间的就业方向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加之社会处境的不如意,使“校漂族”与原来的交往主体互动性不断降低。其次,“校漂族”与在校生和临时居住地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只限于生活、生产方面的需要而联系,缺乏长期的了解与相知,感情投入很少。最后,“校漂族”毕业之季也是失业之时,他们因为没有就业而处于孤立的状态,不能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就不能建立广泛且亲密的社会关系。
3.业余时间不充足,文化生活不丰富
“校漂族”的学历普遍较高,他们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就需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是忙碌的生活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另外,“校漂族”由于生活的拮据,他们业余时间的活动一般会选择不需消费,甚至还可以挣钱的方式,例如睡觉、看电视、上网、外出兼职等。而选择业余时间去娱乐场所、逛街购物、旅游景点、运动健身等需要有花费活动的校漂族很少参与。
4.心理落差较大,社会认同感弱化
“校漂族”由于毕业之后没能找到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选择暂时性失业,继续努力以实现自我期望的价值。而现实社会中就业、考试、恋爱等方面屡屡受挫,让“校漂族”感到自身的生活境况不如同龄人,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伴随这种心理情绪而来的是“校漂族”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社会认同感不断下降。所谓“社会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社会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校漂族”处于困难的境遇,相应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体验更多的是社会对自己的疏离,致使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不断弱化。
二、“校漂族”就业的障碍因素
1.自身认识不到位,择业观念滞后
“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校毛入学率一直在攀升,2008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23.3%,预计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 40%,这预示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化趋于大众。”〔2〕而大批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能清醒的认识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对自己工作的期望较高,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应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是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到非国有单位或自己创业则有一定的投入风险。这种择业观念的滞后,导致他们在择业时往往会选择硬件设施较好的城市或垄断行业就业,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岗位。于是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就滞留在学校附近继续学习,通过参加各种考试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由此便出现了“校漂一族”。
2. 学校专注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实践育人
实践的能力是衡量大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