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书信看生活中宋庆龄
从书信看生活中宋庆龄
一
亲爱的沈大姐:
你近来身体好么?甚念!可是我很不幸!上星期日,我刚要开房门到外面去,忽然有人从外开我房间,空气的压力使我像一张纸跌在地上。大夫来检查我没有跌坏骨头。但是背及腰都痛肿。现在没有药好用,只是用按摩减轻肿情况。每天医生及护士来看我,请你不要着急不安! 林泰林泰
1974年7月5日
亲爱的沈大姐:
昨天很匆忙的寄一张收条给您,因近来特别是这几天我忙得头发都没有时间洗。天气又热得很,气压低,使用的眼镜潮到看不清字!今年北京的天气十分热,难受,虽有冰箱及电扇,都没有多大帮助。但我知道上海的黄霉天更难受了!请您不要天天到会里去办事了。您的心脏病更需要休息…… 林泰林泰
1979年8月3日
初看这样的信,以为这不过是社会上女人之间为些琐事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絮叨,如此感性,如此倾诉,如果你知道“林泰”是宋庆龄的化名,写信的对象“沈大姐”是邹韬奋夫人,你可能会有点儿惊奇,宋庆龄也会像“凡人”写出这样的信。
1981年春,宋庆龄病重时,她特意请邹韬奋夫人沈粹缜从上海来到身边,和她说一些心里话。我的父亲张仲实是邹韬奋的老同事,沈粹缜陪伴宋庆龄时,她抽空来看我父亲,我在一旁坐陪,我听到沈粹缜向父亲讲述宋庆龄的病情,讲述她和宋庆龄交往的往事,讲述宋庆龄托付她办的事情。
以后,我又见到了邹韬奋和沈粹缜的女儿邹嘉骊,她向我叙说了她的母亲和宋庆龄交往和通信的一些细节。
沈粹缜第一次与宋庆龄见面,是在1937年7月5日。为营救邹韬奋、沈钧儒、章乃器“七君子”出狱,宋庆龄发起“救国入狱运动”。她联合一批爱国民主人士亲赴江苏高等法院,要求立即释放邹韬奋等七人,抗议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这次见面虽短暂,但宋庆龄的大义凛然让沈粹缜敬佩不已。1941年,宋庆龄已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正在为解放区募集大批救济物资,由于缺乏人手,她点名让沈粹缜去。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福利???金会增办托儿所,宋庆龄又点名请沈粹缜出任托儿所所长。此后,二人便开始书信往来,“最频繁的时候,两三天就有一封”。
尽管沈粹缜比宋庆龄小八岁,宋庆龄却亲切地称她为“沈大姐”。邹嘉骊说,在工作上,母亲是宋庆龄的好伙伴、好助手,她经常陪同宋庆龄到上海的工厂、农村等视察,陪同她接待外宾。生活上,两人如亲密的邻里。在邹嘉骊看来,宋庆龄和母亲沈粹缜之间有一种默契、一种信任。宋庆龄因不方便出门购置衣物,此类事便常委托沈粹缜办理。“宋庆龄喜欢亲自下厨烧菜,每次烧出好菜,总要送给好友尝尝。于是,她拿手的京葱牛肉烧豆腐、鲫鱼塞肉等美味,有时也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邹嘉骊如是说。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宋庆龄和沈粹缜开始通信。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宋庆龄常在信尾嘱咐 “看后请销掉”,两人之间的部分来往书信已流失。如今留存下来的两人之间来往的私人信件共有80多封,最早的一封写于1957年11月15日。这是一张宋庆龄从莫斯科寄来的明信片:“沈大姐:我已和医生论过小妹的病状,明日我去拿药,我们快回京了,祝你好!”信中所提的“小妹”正是邹嘉骊。
邹嘉莉拿给我看了这张明信片,我看到写在这张明信片上面的字迹有点大,还有点潦草,似乎是在匆忙之际写的。我查了一下资料,1957年11月间,宋庆龄随毛泽东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张明信片就是在那段时间写的。在繁忙的高层会晤活动期间,宋庆龄还会想到“小妹的病”,并且“明日我去拿药”,可见宋庆龄对朋友的真诚和体贴。
沈大姐:
你如果住到369号去,那里一对老夫妻是看房的,很负责,做卫生工作,并且他们的女儿是隔壁小菜场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让她帮忙带菜。总之,那里两个人是福利会最负责的,不像以前那个坏家伙。所以请你不要担心……千万不好客气,我们不是一般的朋友呀!
我从未为你操心。我一直在关节疼腰疼,因此不能多和你在一起,更使我难过。 林泰林泰
1971年2月10日
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听闻沈粹缜受冲击,宋庆龄一再写信邀请沈粹缜母子住到上海陕西北路369号(宋氏老宅)去,“说是住在那里安全些,房间都安排好了”,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贴大字报,说沈粹缜过的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了不给宋庆龄添麻烦,沈粹缜母子便没有搬去住。但宋庆龄的真情,却使沈粹缜和邹嘉骊一直未能忘怀。
亲爱的沈大姐:
睡到床上,想到朋友们,特别是想到你。这么多年以来,你一直是我亲密的朋友。想念你,希望你身体健康,希望你来京参加会议时,我的伤已经治愈,我们又可见面了。
从片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