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蒙古农村地区布氏杆菌病.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农村地区布氏杆菌病

内蒙古农村地区布氏杆菌病   摘 要:布氏杆菌病是世界范围的人兽共患病,在内蒙古农村地区更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布氏杆菌属布氏杆菌科,是小的、需氧的、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包含10种类型。其中羊、牛和猪3种布氏杆菌在动物中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主要引起天然宿主山羊、绵羊牛、牛和猪的流产和不育。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动物和或是它们的分泌物、奶和奶产品而感染。本文就内蒙古地区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及致病机理加以综述。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分离鉴定;致病机理   中图分类号:R981 文献标识码:A   布氏杆菌属于布氏杆菌科,现在发现包括10个种,它们分别是流产布氏杆菌(B. abortus)、猪布氏杆菌(B. suis)、牛布氏杆菌(B. bovis)、马耳他布氏杆菌(B. melitensis)、犬布氏杆菌(B. canis)、沙林鼠布鲁氏菌(B. neotomae)、鲸型布鲁氏菌(B.ceti)、鳍型布鲁氏菌(B.pinnipedialis) 和田鼠布氏杆菌(B. microti)[1]。在内蒙古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羊(B.melitensis)、牛(B.bovis)、猪(B.suis)3种布氏杆菌,其中在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其次是牛种布鲁氏菌。不仅造成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更是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患病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本文就内蒙古地区羊布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及致病机理加以综述。   1 布氏杆菌流行病学特征   布氏杆菌的自然宿主和传染源是被感染的家畜,主要是牛、绵羊、山羊和其他野生动物。人类大多通过被损伤的皮肤,结膜感染,很少一部分通过消化道感染[2]。兽医,相关兽医从业者、家畜饲养者、人工受精工作人员、动物园饲养员、在畜牧场工作的工人等都是高危人群。另外,养殖户、屠宰场和肉品加工厂的工人也是。在内蒙古地区,随着养羊农民的增加,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且几乎是全家人得,除了不直接接触动物的小孩外。人感染布氏杆菌表现出多样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骨骼肌受损、关节炎[3]。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是羊布氏杆菌,其次是猪型布氏杆菌,而最不易感染牛布氏杆菌[4]。   由羊布氏杆菌引起的绵羊布氏杆菌病在内蒙古是非常流行的疾病。分析??蒙古地区布氏杆菌病的猖獗有以下几点原因:布氏杆菌病在家畜间发病率高;农民缺乏对布病的基本认识,即使听说过布氏杆菌病,但对其传播途径了解甚少,导致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不到位,免疫、检疫、检测、淘汰阳性牲畜及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均存在问题,据调查了解对于散养户,发现阳性的牛和羊,非但不扑杀,仍与健康动物一同饲养,大部分散养户不能经常对圈舍和接羔场所进行消毒,这些造成了布氏杆菌病的蔓延;牲畜流动放牧和交易频繁造成疫源地的扩散,加速了布氏杆菌病的传播。   2 分离与鉴定方法   家畜感染布氏杆菌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分离培养鉴定是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但由于从患病动物体内或排出物中不易检查出病原体。因此,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选择病畜产后的胎盘、胎儿和乳汁,在富集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中分离培养才能成功。一般是将病料接种于2个同样的血琼子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平板,一个置10% CO2环境37℃培养,一个置普通温箱37℃培养,一般在3~10d可见有菌落生长,然后转入血清葡萄糖琼脂纯化[5]。通过病原学检查,结果为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芽胞、荚膜和鞭毛,不运动,需氧,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和尿素阳性,糖发酵,甲基红试验(MR),维培试验(VP),吲哚、柠檬酸盐利用等反应均为阴性;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具体有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库姆斯试验、2-巯基乙醇凝集试验以及皮内过敏试验(用于检测感染流产布鲁杆菌的过敏状态)[6],结果为光滑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阳性血清凝集,粗糙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R血清凝集。如果符合以上2项检查结果,可认定为布氏杆菌属的细菌。   3 致病机理   巨噬细胞在易感和不易感动物体内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均是有活性的。体外实验证明感染的结果与巨噬细胞和布氏杆菌相互作用有关[7]。具体如下:流产布氏杆菌的毒力与其抑制宿主吞噬细胞的能力相一致,幸存于鼠、牛和豚鼠的巨噬细胞中;荷兰猪和牛吞噬细胞抑制细胞内的布氏杆菌的能力直接和宿主的固有免疫力有关。在鼠类模型研究显示,C57Bl/10鼠比BALB/c鼠对B. abortus 2308 菌株的相对抵抗力和在感染第一周期间的高效清除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否于2种品系小鼠间的巨噬细胞杀菌活性差别,表明单核细胞或者其他无免疫性的因子如自然杀伤细胞分泌 IFN-gamma并且裂解被感染的巨噬细胞[8]。非常有趣的是布氏杆菌株2308的在BALB/c鼠体内清除较C57Bl/10鼠慢。因为在这个时间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