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意象中建构成长——《绿山墙安妮》成长主题解读.docVIP

在人文意象中建构成长——《绿山墙安妮》成长主题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人文意象中建构成长——《绿山墙安妮》成长主题解读

在人文意象中建构成长——《绿山墙安妮》成长主题解读   [摘 要]《绿山墙安妮》是加拿大二十世纪初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它的作者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也因此享誉世界。本文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绿山墙安妮》中的农舍、教堂、学校等人文意象,这些意象为安妮提供了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她的心灵自由驰骋。这些人文意象是阿旺利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女主人公安妮获得心灵净化和生命感悟的场所。在《绿山墙安妮》中,作者借助对人文意象的描写建构安妮的成长,进一步揭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建构成长;人文意象;成长主题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91 — 02   1908年,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创作的《绿山墙安妮》经过多次退稿后终于出版,直到今天都一直畅销世界。小说讲述了孤女安妮从小失去父母,被人收留成为佣人,在没人收留的情况下,又被送到孤儿院,庆幸的是,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善良的马修兄妹收留了她,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的动人故事。   邹建军教授指出:“所谓的人文意象,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与人的创作相关的物象。”〔2〕38《绿山墙安妮》中,许多主要的人文意象的出现,如绿山墙农舍、教堂、学校等为安妮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美丽的绿山墙农舍像生命中的灯塔照亮安妮孤独的心灵,是安妮成长的摇篮和心灵栖息的家园。莫德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描写安妮去主日学校上学和去教堂听贝尔先生祷告,这两个人文意象使安妮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成长。阿旺利学校,是安妮获得知识、伸张个性、培养自强自立的女性意识的心灵寓所。   一、绿山墙农舍——安妮成长的家园   首先,美丽的绿山墙农舍是带给安妮光明与希望的灯塔。作为孤儿,没有父母的呵护,安妮不得不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虽然先后被托马斯太太和赫穆特太太收养,但安妮在那里也只是一个帮忙照顾孩子的“小佣人”。就如安妮所说的,“赫穆特太太收留了我,让我专门给她照看孩子。我在赫穆特太太家里一点儿温暖也感觉不到。”〔1??44赫穆特先生去世后,安妮被送到孤儿院 “孤儿院里本来就有很多孩子,所以我在那儿根本不算什么。可是我又没其他地方去,所以只好被迫呆在那儿。”〔1〕44被善良的马修兄妹收养后,安妮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发现绿山墙农舍就是她可以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当她跟随马修驾车来到农舍时,远远的看见农场周围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农场里有一座白色的房子,在树林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就像“晴朗的天空中,有一颗晶亮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着,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安妮的眼中绿山墙农舍就是她生活的希望,在这里她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得到家庭的温暖和马修兄妹的爱。   其次,家是安妮成长的摇篮。“家”承载童年,它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安妮从孤儿院来到了绿山墙农舍,这里就是她的家。在这里,她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养父母马修兄妹的爱与呵护。在这里,她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被父母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在这里,她可以像其它孩子一样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绿山墙农舍就是安妮成长的摇篮,承载着安妮幸福的童年。   再次,绿山墙农舍是安妮心灵的家园。家,是爱情的栖息地,心灵的庇护所。对于孤女安妮来说绿山墙农舍更是她心灵的家园。幼年丧母,童年爱的缺失使安妮这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绿山墙农舍的出现照亮了安妮幼小的心灵,使她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心灵的家是来自集体的呵护,是爱与爱之间的传递。围聚揭示一种暖的意象,暖,才是家的感觉。围聚是亲情的传递,这种长幼尊卑,秩序井然的凝聚体,揭示“家”的精神所在。〔3〕114安妮在绿山墙农舍享受着马修兄妹的爱与呵护,同时又带给他们无尽的欢乐与希望。马瑞拉本打算领养一个男孩帮助年迈的马修打理农场,但却阴差阳错,领养了一个红头发,爱幻想的女孩安妮。从马瑞拉刚刚领养安妮,自己也不知到“以后是什么样,就听天由命吧。”〔1〕53到安妮慢慢的长大,了解安妮是一个善良、活泼、乐观、好强又满脑子都是天真幻想的女孩,马修兄妹慢慢的喜爱上了安妮,安妮也因为马修兄妹对她的爱,努力的学习、改掉自身的缺点。玛瑞拉对马修说;“安妮这孩子,我想她将来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自从这孩子来到绿山墙农舍我们就不像以前那么寂寞了。” 〔1〕107这种集体的呵护让这个家充满了爱,充满了活力。   “家”的意象,表现在形式上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文化外观是“围聚”。小说中,多次出现了围聚的场景。当安妮被收养,第一次来到绿山墙农舍,虽然当时马瑞拉并没有决定是否领养安妮,而安妮也因此提不起精神,但小说中出现了第一次围聚的场景,“过了一会儿,马修回来了,于是三个人开始吃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