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形式感上不足.docVIP

浅论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形式感上不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形式感上不足

浅论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形式感上不足   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座落在安徽省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市,是一家地市级博物馆,2011年2月新馆开馆,基本陈列《走进皖西》展现的是皖西地区古代通史、历史人物和皖西革命史介绍,分为皋陶魂、星光灿烂和红旗漫卷三个部分,展览的设计单位为国内某知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开馆后,笔者看过多遍基本陈列,在展览的形式感方面,虽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基本陈列的形式感极其重要,它彰显着该馆整体的文化品位,体现出该馆整体的业务水准,为观众提供高品味的文化大餐。本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归纳以下几点,供大家商榷。   一、从整体上看,展览形式平铺直叙,展品难现主次之分。一个展览好比一件艺术作品,其内容有轻重缓急繁简之别,要突出其重点和特点,强化艺术作品的典型性。同样一件文物,处在不同的环境中给观众的视觉感受迥然有别,文物所处的环境包括天顶、地面、展柜、背景的质地与颜色;大环境灯光与局部灯光的选择;空间环境的面积、展览路线的选择;整体色调、气氛与局部氛围的营造,器物的陈设、搭配;以及辅助物的使用等等;通过整体环境对文物衬托,达到突出整个展览的重心和重点文物的目的。《走进皖西》是以六安通史为主线条,展现皖西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之遗存,所出土的文物也有等级之分,在展陈形式上应该突出有分量、高等级、能代表本地特点的展品。如我馆的镇馆之宝“商青铜纹尊”(图1),图中左一为该器物,与其它两件文物在各自的展柜里一字排开、争相辉映,主次互相抵消,在整体的环境中也没有突出该器物的尊贵,无论从该展柜的形制、背景、环境和光线等与其它器物没有多大差异,难以突出该件器物的风貌,我们的镇馆之宝在展览形式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它的“王者之气”,具体不妥在下文论述。   六安在古代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楚文化和汉文化,应该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物在展陈方面有所侧重。在展览中的葬制文化部分,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应该是整个陈展的重点,该墓的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重要发现,根据出土文???推测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的陵寝,该墓采用黄肠题凑的葬制,这种墓葬形式在西汉时期只有皇家、诸侯王或名臣才享有,全国距今发现有十几处,安徽省少见,规格很高。在面积上,该墓缩小版的复原模型(图2、玻璃隔墙长宽470×380厘米)比宋墓、元墓模型要大,但要小于战国楚大夫墓(图3、玻璃隔墙长宽620×473厘米),在展览中,一个汉代同姓诸侯王墓葬模型的面积远小于战国楚大夫墓葬,完全没有体现出“黄肠提凑”这种葬制的王家风范和宏伟气势,该墓虽然在唐代被盗,但外藏室遗存文物完好、内藏室也遗留有部分文物,特别是制作精美的内棺,都可以很好地展现给观众,以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的文物在陈展形式上必须区别于其它部分,辅助展品和灯光设计也不够整齐,有拼凑之嫌。   二、展带中整体灯光强度过亮,部分展品的布光不合理。灯光的使用在整个陈展形式中极其重要,包括整体色调的把握与氛围的营造;光的聚散;光线的强度和恰当的角度;主光与辅光的搭配以及“火候”分寸的把握等等。如图4中展带背景颜色过于艳丽,加之灯光强度高、展品罗列摆放过多,让人感觉刺眼、炫目和凌乱。照在器物上的主灯光不可过强或过弱,太强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太弱不利于观看,以眼睛可看清楚器物为宜。在图5中,大口尊的正顶光与底部光,在强度上大致相当,如果不是口沿部的遮挡,器物颈部出现大范围的暗部,它们将相互抵消。正底部光成为主光源,光线太亮而且刺眼,器物表面看不清晰,因为强光源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眼睛会感到极不舒服。根据器物外形的特点,我们必须考虑到光源的位置、面积大小、角度、强度以及辅光的合理运用,以达到突出和强化器物视觉特征的目的。   三、陈展的艺术辅助手段单一,艺术水准不高。我馆基本陈列的艺术辅助手段主要有油画、雕塑、摄影图片和炭笔线描等,整体艺术水准不高,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展览基本上是以雕塑为主体,辅以油画做为陪衬,手法单调。比如图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主体雕塑还不及陪衬的油画作品艺术水准高,而让艺术水平较高的油画作品衬托艺术水平低的雕塑,二者结合得并不理想。再看青铜车马和兵器展厅(图7),展厅中央圆雕仿青铜车马和背景油画为《淝水之战》(图8)皆为粗制滥造之作,车马的型制和结构值得推敲。铁兵器成为战争的主要兵器是在汉代才实现的,而处于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使用的铁兵器,在年代上也有较大的出入,又怎么能和青铜兵器联系上呢?唯一有联系的仅仅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在六安境内。   四、陈展的某些细节考虑不够,部分设施在设计和制作上有欠妥,有粗制滥造之嫌;个别文物摆放不妥,要尊重文物正常的视觉习惯。我馆镇馆之宝——商青铜纹尊图1和图5的独立展柜在设计上有诸多不妥,第一、逆光设计不适合该器物的器型,后经过改造在其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