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舌尖上中国》中国形象传播成功之道
浅谈《舌尖上中国》中国形象传播成功之道
【摘 要】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为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文试图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及节目制作方面的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从而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国家形象 形象传播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部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的电视剧,并且引发了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不仅如此,这部片子在国外也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在“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中,《舌尖上的中国》同样获得了多国媒体和机构的认可和好评。栏目组事先没有进行大肆的宣传,节目也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就这样“出乎意料”的“走红了”。而看似“??然”却是“必然”,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正如“中国元素创意大赛”的评委会专家在颁奖盛典上所说“《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套电视节目,更是一篇充满强大企图心,极具突破勇气和文化阅历的美食史诗。《舌尖上的中国》,是脑尖上的创作,刀尖上的锋锐。”在这些珍馐美馔的展示之外,彰显了中华饮食那真诚、淳厚又温暖的文化输出力量。美国《侨报》刊出社论说,《舌尖上的中国》仅7集,却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成功经验做一简要的分析,探讨它的成功之处,对于日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内容表现方面:贴近生活,小中见大,寓意深刻
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引领的潮流在本质上是一种“回归”,它使我们回归到对原始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关注。当越来越多来自民间商业资本、西方电影、权利话语精英的诉求进入到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制作中时,对于最广泛的市井人生的关注就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一直在苦苦思考怎样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从而为全世界展示一幅优美的画卷。近些年来我们过分的推介中国之“好”,反而得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就以去年政府主导推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为例。自2011年1月17日开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不断播放。而大多数国外观众领悟不到宣传片中所传达的“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这些信息。美国学者霍尔曾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区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它在表达时喜欢追求意境、喜欢“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外国观众对我国的文化产品所反映的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等因素不够了解,在解码时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感。其实,真正让西方媒体感兴趣的是关乎普通人的小叙述,是那些平凡的瞬间,这一点也正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切入,用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多与食物有关的人和故事,引发了人们食欲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美国的《侨报》讲述过一位在美漂泊的张先生的故事,他说:第一次看《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半夜12点,他看的口水直往下咽。第二次他学乖了,吃饱了肚子看,却又被一家人围坐一桌,春节团圆包饺子的画面戳中泪点。《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运用平实的情感,展示了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片中那些温情的场景,质朴的食材,都有着一股静水流深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将更多的画面给予普通劳动者如何采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这摒弃了那些空洞的介绍食物如何好吃的过程,让观众自己体会。《舌尖上的中国》是导演和摄制组深入到当地,拍摄当地人真实的生活场景,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展示的是中国真实的饮食文化,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只有真实的才更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才能感动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来表现,用可亲的表达方式,温情的故事穿插其间,使之更有“人情味”,易于接受影片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故事,朴实地讲述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从云南的菌子,到陕西的馍馍,还有金华的火腿,香港的虾酱,更有碾面的石磨,腌鱼的木桶等等,这些独有的民族符号,共同的生活记忆,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到中华的饮食文化。与此同时,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通过舌尖上的味道不仅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中华饮食之美,而且还可以感知到美食背后传统文化的隽永和深沉,从而实现了一种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与彰显。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华丽的菜肴,讲的都是一些最传统的食物,但是中国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满足的神情随处可见。如这里有凌晨3点就出发寻找松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