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茶与文学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茶与文学艺术

第十章 茶与文学艺术 茶与文学艺术,是指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包含了作品中的主题不一定是茶,但是有歌咏茶或描写茶的优美片段,都可视为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具体地讲,就是所有和茶有关的茶诗词、茶散文、茶楹联、茶小说、茶戏曲、茶音乐、茶歌舞……等等。 茶与诗词 中国最早的茶诗大概就是晋代左思的《娇女诗》了: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执素,口齿自清历。 有姊字惠芳,眉目粲(音灿)如画。 弛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倏(音书)忽数百适; 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历。 脂赋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沈水碧。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家喻户晓,咏茶诗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等名句。 李白也写过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之见,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从唐代以后茶诗随着茶文化的兴盛而层出不穷,陆羽的好友释皎然在他的茶诗中首次提出了“茶道”一词,卢仝以一首“七碗茶歌”奠定了他在茶坛的亚圣地位。历史上爱茶的诗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如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大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近500首。其中著名的茶诗,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皎然(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湖州妙喜寺的和尚,俗姓谢,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羽的好友,比陆羽年长十多岁,有诗僧之称,写了许多诗,其中反映与陆羽交往的诗有好几首,如《九日与陆处士饮茶》等。 饮茶歌,歌是古体诗的一种,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可用七言,五言,杂言。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不受局限,一首诗可长可短。诮,是戏说的意思。崔石是一位地方长官,使君就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首诗中的几句是非常经典的,常被后人传诵。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涤昏寐,就是把昏昏欲睡之意荡涤干净。这两句是说,饮了第一碗茶,把睡意全驱散了,觉得全身心和整个天地都神情爽朗。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清我神,就是令我神清,气爽。飞雨洒轻尘,意思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消除了尘埃。非常清净,与心神相吻合。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得道,就是可以得升仙成佛之道。苦心破烦恼,是说苦心修炼,以求破除尘世间的烦恼,以便得以超升。喝了第三碗就不用苦心修炼了,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意境。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了茶的确具有这种功效。 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说只有茶道可以使人保持真率的本性,但茶道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只有来自仙境的人才能得到如此的感觉。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就是神仙。全而真,保全你的真实本性之意。这两句很重要。茶学家们论证茶道起源时经常引用,以此为证,被认为是“茶道”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并说明自唐代陆羽皎然时期就出现了茶道,所以说茶道是日本最早创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不是创立了茶道,而是将中国的茶道引进到日本并加以发展的。唐朝有许多日本的和尚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后来,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回去时带走了中国的茶种,茶树和陆羽的《茶经》手抄本,逐渐在日本兴起了茶道。 还有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名气很大,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卢仝因此而得到了茶中的“亚圣”的尊称。诗中除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外,最重要的就是下面的“七碗茶”歌了,“七碗茶”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这首诗写了一连气喝了七碗茶的感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感觉,是一个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过程。“一碗喉吻润”,是物质享受,只是起到了解渴润嗓的作用。“两碗破孤闷”,看似直浅,实际含义很深刻,一语道出了封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的心情。“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喝了第三碗茶,会使人才思枯竭的人千思百虑,写出五千卷的诗文来,这比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有气魄。“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看起来轻松,实际上说明了卢仝满腹忧患,但通过喝茶,使心中的不平化为乌有,这就使喝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饮茶解忧,比借酒浇愁要好,借酒浇愁愁更愁。“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是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第七碗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要从现实生活中飞翔到理想的仙境中去,整个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喝完七碗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