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茉莉花》钢琴改编曲艺术创作特征
《茉莉花》钢琴改编曲艺术创作特征
【内容摘要】我国知名作曲家储望华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的钢琴独奏曲旋律委婉流畅,采用了中国的民族性和声语言和复节奏等创作手法,充分运用了钢琴的力度对比、多声部性,很好地表现出其内在张力。文章主要从情感、织体、结构、和声等方面对作品的创作特征做了详细阐述,从理论上通过对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茉莉花》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索,试图更全面地解析这首钢琴改编曲,以提高演奏者在演奏中对乐曲的把握能力,增加演奏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钢琴曲《茉莉花》民族性 变奏曲式 结构 和声织体
中国的民歌瀚如烟海,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歌也有几百首之多,但在世界上,最为人们熟悉、在西方流行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恐怕当属《茉莉花》,其以清幽、秀丽、委婉的旋律打动了中国人,甚至是全世界观众的心。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被“茉莉花”打动了,他在歌剧《图兰朵》中用了这首中国民歌,使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流传。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茉莉花》选为中国优秀民间歌曲之一,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进行文化交流。而由储望华改编的钢琴独奏曲《茉莉花》则再一次让人感受到这首乐曲的魅力,在2003年6月的悉尼首演,改编钢琴独奏曲《茉莉花》因其特有的东方神韵,一枝独秀,获得了外国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乐曲情感
钢琴独奏曲《茉莉花》是储望华于2003年5月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创作的。《茉莉花》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民间歌曲,距今约有300年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有各种各样的变种,其中以江苏的《茉莉花》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由于受当地语言和文化特征的影响,其旋律委婉、生动流畅、感情细腻、结构严谨。
《茉莉花》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小调。小调的旋律风格总体而言流畅温润、柔和抒情,似山谷中涓涓流淌的小溪,虽不张扬却充满内在张力,而这种内在张力很适合用钢琴来表现。钢琴曲《茉莉花》全曲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原歌词为情感表达的起点和归宿。如原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通过歌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情歌,是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美好的感情,而茉莉花是东方花卉的象征之一,所以,钢琴曲《茉莉花》则是描绘了一个发生在满园花开的东方庭院中的恋爱故事。这就是我们要分析和演奏《茉莉花》的内在感情线索,通过这条线索使全曲各部分紧密相联,更有内在逻辑性。至于爱情,当然不只有甜蜜,同时还有忧伤、激情、疑虑等情绪。因此,在弹奏时要注意情绪、力度变化、音色的对比等,要有情感起伏,注意细微的情感变化,从力度上表现出这种感情的变化,同时注意用音色的明暗改变来刻画细微的变化。
既然用茉莉花来做比喻,就要表现出茉莉花的高雅、清幽,这就要求在演奏时注意对音乐形象的刻画,不能一味地追求情感的表现,就像茉莉花的歌词一样,字面上是在描写茉莉花,赞美茉莉花的美,实际上却是表达一种爱恋的心情。在演奏《茉莉花》时,既要注重乐曲的意境,又要有内在的情感作为贯穿全曲的纽带,以免全曲“散架”。
二、乐曲结构
钢琴曲《茉莉花》为变奏曲式,变奏曲式在民间音乐中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曲式类型。但是,民间音乐中的变奏曲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民间音乐即兴式自由发展,表现出更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主题旋律在变奏中不断地得到深化,情感也被逐渐加深,直至高潮的爆发,很有层次、感染力。钢琴曲《茉莉花》也选用了变奏曲这一体裁,但改编者在布局上力求“‘即兴性’和‘逻辑性’”。①
全曲共99小节,由引子(第1—8小节)、主题(第9—23小节)、插句(第24—32小节)、变奏Ⅰ(第33—47小节)、华彩段(第48—56小节)、变奏Ⅱ(第57—73小节)、准备再现(第74—83小节)、再现主题(第9—23小节)、尾声(第84—99小节)构成。对应的情绪分别是“始由、初呈、延续、进展、转折、高潮、回答、再现、回味”。②
改编者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进行了提炼,作为主题与变奏Ⅰ的旋律,在变奏Ⅱ中采用了完整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全曲总共只有主题、变奏Ⅰ、变奏Ⅱ、再现主题是建立在同一旋律上,也就是乐曲的主旋律上,其余对应的部分引子、插句、华彩乐段、尾声则是与主旋律“无关”。这些与旋律“无关”的乐句与主旋律交相出现,一个素材一个段落,素材间并无直接联系,构成一个看似松散的结构,这就构成了演奏的难度,是对演奏者驾驭乐曲结构能力的一种考验。
引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