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肌张力课件
第七章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第一节 概 述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在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外观、触摸硬度、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 姿势性肌张力: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过程中,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肉的调整状态。 运动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检查相应关节的被动运动阻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增高(痉挛):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损害或障碍,如齿轮样强直和铅管样强直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三)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体位的影响 2.精神因素的影响 3.并发症的影响 4.神经状态的影响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 6.疾病的影响 7.药物的影响 8.外界环境的影响 9.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一)痉挛 (二)僵硬 (三)肌张力障碍 (四)肌张力驰缓 1、痉挛(spasticity) 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 痉挛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速度依赖 即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常由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所致。 导致痉挛的常见疾病:脊髓损伤 脱髓鞘疾病 脑血管意外后 脑外伤 去皮层强直 去大脑强直 脑瘫 痉挛的特征 牵张反射异常: 紧张性牵张反射的速度依赖性增加; 腱反射亢进; 具有选择性,并由此导致肌群间的失衡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的阻力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 痉挛特殊的表现 巴彬斯基(babinski)反射 折刀样反射(clasp-knife reflex) 阵挛(clonus) 去脑强直(decerebrate rigidity) 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 2、僵硬(rigidity)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 齿轮样僵硬(cogwheel rigidity) 铅管样僵硬(leadpipe rigidity) 僵硬的特征 任何方向的被动运动时,整个关节活动范围阻力增加; 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的速度; 齿轮样僵硬的特征是在僵硬的基础上存在震颤,从而导致整个关节活动范围中收缩、放松交替; 铅管样僵硬的特征是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持续的僵硬; 3、肌张力障碍(dystonia) 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机能亢进性障碍。 肌张力障碍的原因 肌张力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也可由遗传因素(如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所致。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患(如肝豆状核变性)或代谢性疾患(如氨基酸或脂质代谢障碍)也有一定关系。 也可见于痉挛性斜颈。 肌张力障碍的特征 肌肉收缩可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 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其中张力障碍性姿态(dystonia posturing)为一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4、肌张力弛缓(flaccidity) 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和缺乏、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消失、牵张反射衰减、肢体处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松软)等现象时,则称为肌张力弛缓。 肌张力弛缓时,运动的整体功能受损,且伴有肢体肌力力弱、麻痹或瘫痪。 肌张力弛缓的原因 脊髓损伤早期脊髓休克(spinal shock)阶段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早期; 也可由下运动神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