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徐坤《厨房》里饮食男女
简析徐坤《厨房》里饮食男女
【摘 要】徐坤的小说《厨房》讲述了逃离婚姻围城的知识女性“枝子”,在取得事业成功后,想通过一场温柔的“爱情阴谋”重返牢笼而不得的故事。作家徐坤采用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洞悉人物的深层心理和人性本质,文本散发着浓郁的时代心理写实气息。本文试通过对小说《厨房》里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揭示使女性陷入现实困境的深层根源。
【关键词】徐坤;《厨房》;人物形象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为娜拉设了两条路——堕落或回来,而为了生存,顶要紧是经济。作家徐坤在1997年发表的小说《厨房》延续了这一话题,出走后的枝子已取得事业的成功,她一出场就用“厨房语言”发动着一场爱情阴谋,期盼重回家庭。昔日憎恨得咬牙切齿的厨房怎么会成为当初“义无反顾,抛雏别夫,逃离围城”的枝子多年后求之不得的渴望?
论者认为,作为女性失语空间之一的“厨房”,在小说文本中意味丰富,既象征着婚姻家庭、又象征着给女性支撑的男人的肩膀、还可以指代中国传统女性文化。枝子对厨房的前后截然相反的认知正反映了她生活态度和人生坐标在内心发生的更改。
一、人格独立的当代职业女性
尽管女性解放的呼声从五四时期一路喊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和认知几乎是岿然不动地代代相传。男人的战场在外面,女人的战场在厨房。“女人并不知道厨房为何生来就属于阴性。她并没有去想,时候到了,她便像从前她的母亲那样,自然而然走进了厨房里。”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世界女权运动的发展,中国女性普遍得到了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力,女性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价值得到广泛的承认和肯定。新时期女性枝子觉察到“正是厨房里这些日复一日的无聊琐碎磨灭了她的灵性,耗损了她的才情,让她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女才子身手不得施展”。她不甘心做一辈子灶下碑,以一种决绝地方式,冲破了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勇敢追寻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家庭和自我实现发生矛盾时,在安稳的生活和生命觉醒发生冲撞的时刻,枝子选择了后者。
人,往往发现,当下正苦苦追求的东西,正存在于不被珍惜的过去里。名利双收的枝子开始厌倦商场的尔虞我诈,疲于虚与委蛇,在戕杀人性、腐蚀灵魂的商场的比照性的体验中,枝子深情回眸着厨房。“爱上一个人,组成一个家,共同拥有一个厨房。”枝子急于为自己漂泊的心灵寻找一个依靠,一个能支撑自己身体的男人的臂膀。
从厨房中逃离,再渴望回到厨房,枝子的复归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回到原点的无功而返。无论是出走还是回来都是她主动做出的选择,是在经过尝试后做出的最合适当下心境的决定。枝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清醒的认知,对自己想要的生活敢于追求。当初不惜抛雏别夫地离开,现在设想和一个充满粗犷之气的艺术家组成家庭,并为之设下“玫瑰陷阱”,都是一个女性为改变不满意的生活现状做出的努力。在枝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职业女性自信、勇敢和独立的一面,她们在经济上不再依附男性的供养,在生活上不愿听从他人的安排,并不再回避自己的身体欲望,同时渴望平等地与男性对话,希望享有两性和谐相爱的共处空间。
二、固守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男性
艺术家松泽无疑是一个才智兼备、潇洒浪漫的男性形象,无论是画风中的野性和灵活,还是他举止中的洒脱和圆熟都使枝子芳心暗许。然而松泽拒绝了女老板的垂青和真情。男人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从最实利目的出发,即使是貌似高雅、脱俗的画家。松泽选择留在家里与枝子半真半假地调情,完全是抱着不想得罪投资者的心理,随机应变地应付着。在意识到枝子的真心后,他能做的是不漏痕迹、自然顺利地撤离。
然而松泽拒绝枝子的理由果真如他自己所想,是不愿对人负责、不想被家庭套牢吗?如果仅仅把松泽看成是一个失去了爱的能力的“爱情侏儒”恐怕已渐离了作家的创作本意,同时浅化了小说的内蕴。小说塑造这样一个画家的形象,并不是为了批判男性不愿负责任的心理,更不是为了批判艺术家游戏人生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揭示男性对待职业女性,特别是对待事业成功的女性的普遍抵触心理。即使是一向被认为思想新潮、举止脱俗的艺术家男性,他们对异性的审美要求、对另一半的感情诉求和角色期待依然和广大男性一样没有多少进步,依然停留在传统家庭伦理的框架之中。
男性思维、男权话语依然是女性解放道路中不容忽视又难以挣脱的束缚。男性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出于对来自女性强势威胁的警惕和对自身世界主导地位的捍卫。作为一个为了商业实利而接受“女强人”投资的画家,松泽更明白女性在传统男性战场的打拼能力和潜力,更了解新时代女性对男权世界的冲击,同时其文化贵族的外衣下掩饰着平庸、世俗的思想,他的女性观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正是男性普遍心理的反应。大多数的男性对女性和对世界的话语权的掌控心理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大男人”尊严,使其不欢迎越来越多
文档评论(0)